趁乱中,小男孩猛地窜向沈清,却被萧煜拎住后领。孩子挣扎间,袖中抖落几张药方。
“有意思。“长乐捡起药方,“偷药是为治病?“
真相很快大白。原来这对姐弟的父亲曾是药商,因得罪权贵含冤而死。家中老仆偷偷留下几本医书,姐俩便靠着偷学来的本事,给贫民巷的百姓治病。
“薛家的药圃原是我家产业。“姐姐阿蘅抹着泪,“我们只拿该拿的...“
三日后,薛府书房。
“下官有眼不识泰山!“薛老爷跪在地上直哆嗦。他面前摊开的,是盖着玉玺的密旨——萧煜此行原是奉皇命暗查药材贪腐案。
萧贺春忽然从书架夹层抽出一本账册:“爹,您看这个。“少年目光炯炯,“他们竟把朝廷赈灾的药材高价倒卖!“
事情了结那日,沈清在城郊支起义诊棚。
阿蘅姐弟帮忙分药,小瑞莲有模有样地给老人包扎。忽然人群骚动,原来是宁胡淤押着十几车药材赶来——车上全是各族捐赠的草药。
“夫人!“曾经的病人们捧着新摘的药材来谢。
夜雨敲窗时,沈清将药墨放在灯下细看。
“太医院特供,专用来标记流放的罪臣家眷。“萧煜擦着剑低声道,“看来阿蘅父亲的事,没那么简单。“
长乐忽然推门而入,衣角沾着血迹:“查到了,当年...“
“爹爹!“小瑞莲突然抱着枕头跑来,后头跟着慌乱的乳母,“小姐非说听见阿蘅姐姐在哭...“
长乐一把抱起小瑞莲,用折扇轻轻掩住她的耳朵。
萧煜大步走向阿蘅的床榻,只见少女双目紧闭,泪水却不断从眼角涌出,嘴里喃喃念着数字:“...当归六十斤,黄芪四十斤,人参十五株...“
“是药材账目。“沈清指尖一颤,“她在背父亲留下的账本!“
窗外雨声渐急,萧贺春突然从床底拖出个樟木箱子。
箱子里整整齐齐码着几十本手札,最上面那本被血浸透了一半——封皮上“薛氏药行实录“六个字已经模糊不清。
贺春随手翻开一页,眼神骤然锐利:“爹,您看这个。“
泛黄的纸页上记载着:
【丁丑年三月初七,收宰相府当归八百斤,验货仅六十斤可用。余者皆霉变,疑掺锯末增重...】
“原来如此。“萧煜拳头捏得咯咯响,“当年那件事,是霉变药材所致。“
三更时分,长乐带着众人潜入薛府后院。
“小心台阶。“他折扇一点,露出地窖铁门上新鲜的划痕,“有人先我们一步。“
地窖里弥漫着浓重的药味。小瑞莲突然“呀“了一声,指着墙角几个麻袋:“那里在动!“
萧煜剑锋一挑,麻袋裂开,滚出个被捆住手脚的老者。
老人须发皆白,脖子上挂着太医院的铜牌,见到阿蘅顿时老泪纵横:“小姐...老奴终于等到您了...“
“陈伯?!“阿蘅扑过去解开绳索,“您不是已经...“
“老奴没死。“陈伯颤抖着从怀里掏出本册子,“当年老爷让我带着真账本逃了,这些年我一直在...“
他的话被破门声打断。十几个黑衣侍卫持刀涌入,为首的正是薛府管家:“果然来偷账本!给我...“
“唰——“
一道银光闪过,管家的发髻突然散开。萧贺春不知何时已绕到众人身后,手中短刀抵着管家后心:“说,谁指使你们私换赈灾药材?“
少年声音尚带稚气,眼神却凌厉如刀。管家腿一软跪倒在地:“是...是户部...“
五更鼓响,姑苏府衙鸣冤鼓被敲得震天响。
萧煜一袭戎装立于堂前,脚下跪着薛府满门。知府惊堂木还没拍下,门外突然传来鸣锣开道声——
“圣旨到!“
黄门侍郎手持圣旨踏入大堂,身后禁军押着个华服老者。百姓顿时哗然:“是户部尚书!“
阿蘅姐弟捧着账本上前,陈伯颤巍巍指认:“大人请看,这每页都有药材行印章,尚书大人的私印也在上头!“
第61章 试探
尚书突然暴起,却被长乐一扇子敲在膝窝:“急什么?还没说到十五年前,您用霉米替换军粮的事呢。“
原来当年薛明远发现药材贪腐,暗中记录证据。尚书为灭口,不仅陷害薛家,更
将霉米送入军营,导致边关兵力不足...
“陛下有旨!“侍郎展开圣旨,“户部尚书革职查办,薛氏一门平反...“
雨过天晴时,阿蘅在驿馆醒来。
枕边放着个锦盒,里面是薛家药行的地契。萧煜负手站在窗前:“陛下准你们重开药行。“
小瑞莲趴在一旁捣药,突然举起一株草药:“阿蘅姐姐,这个是不是当归呀?“
满屋药香中,阿蘅泪如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