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嫌我商贾女?为何全府求我掌家(62)+番外

作者:陌缓 阅读记录

此刻就坐在旁边,胃里有些翻腾。

慢慢的,逐渐被姚珍珠的手语吸引。

那是双很漂亮的手。

细长,白皙,灵活。

比划间,像是蝴蝶在花丛间翩翩起舞。

那双手,曾短暂地在他身上游走过…

那种触感仿佛还在。

挠的他心里,有些酥酥麻麻的痒。

姚珍珠的目光突然扫来,“夫君?”

沈怀谦猛地惊醒。

姚珍珠道:“你脸好红,该不会是生病了吧?”

沈怀谦起身就往书房走,“要你管!”

此时的他,已经隐隐察觉到了十全大补汤的威力。

为避免尴尬,沈怀谦接连在书房歇了两日。

这两日,姚珍珠是一刻也不得闲。

上午在议事,下午在议事,晚上也在议事。

来找她的人一波又一波。

其中,又数二房三房来得最勤。

尤其是三房,沈怀安写了两个狗刨式的字,李氏也好意思拿来给姚珍珠看。

沈怀谦实在看不下去,一顿输出后,李氏终于消停了些。

姚珍珠趁机道:“以后,弟弟们的课业评估,就交给夫君吧。”

沈怀谦下意识就要拒绝。

姚珍珠说:“月银二两。”

沈怀谦:“五两,五两我就管!”

姚珍珠很爽快,“行,就三两。”

沈怀谦刚要争,她笑望着他,“你好意思拿的比母亲和二叔三叔多?”

谈妥后,沈怀谦才反应过来。

他完了。

他也在不知不觉间,被金钱给腐蚀了。

好在,他本来就是烂泥。

倒也无所谓。

左右闲着也是闲着,有人来讨骂,他没道理不成全。

可有一个人,他实在是骂不出来。

第44章 难得融洽

那就是他同父异母的庶弟,沈怀瑾。

少年才十三岁,个头却快赶上他了。

都说他们相似,可沈怀谦知道,他们说的是从前。

现在的他,烂泥一团,怎好和君子端方的少年比呢。

于是,他就越看这个弟弟越不顺眼。

偏偏人家功课最好,好到让人挑不出错,甚至常忘了讨厌,只剩惊艳。

沈怀谦心里那叫一个憋屈。

又几日后,没人再敢来讨骂了。

只有沈怀瑾,雷打不动,每日酉时一刻,准能出现。

这日,沈怀谦严阵以待,下定决心,无论如何也要骂上一骂。

入秋后的南州,总是雾雨蒙蒙。

酉时,浓雾散开,天际处便淅淅沥沥地落起了小雨。

终于能下床走路的柏仲,瞅了眼喝茶像喝酒似的,摇头晃脑不知所谓的主子。

“少夫人该回来了吧?”

沈怀谦仰头又干一杯,很是无所谓。

“那谁知道。”

大忙人呢,成天在中堂指点江山,回不回来的,还能怕场雨不成。

念头刚一转,突见两道身影出现在院子里。

瘦弱高挑的少年,撑着雨伞,和他那位了不起的财神妻,并肩而行,说说笑笑。

沈怀谦呼吸莫名的一滞,手里茶杯咚的一下,碎在了桌上。

姚珍珠与沈怀瑾同行,不算意外。

她今日本就在常姨娘那里。

不得不说,常姨娘的手艺真是不错。

各种甜品汤品,很有特色。

姚珍珠心里已经有了想法,本欲去找二爷三爷问问铺子的进展,岂料下起了雨。

而沈怀瑾恰好要来书香斋,便主动撑起了伞。

虽说十三岁的少年,在姚珍珠眼里,如自家弟弟一样还是个孩子。

但男女有别,她还是不着痕迹地拉开了些距离。

秋雨清清浅浅,如花坠砸在油纸之上,散出清脆又响亮的声音。

少年说着这些日子的所学,以及明年院试的准备,声音如雨声般温润。

姚珍珠不知不觉,就跟着回了书香斋。

“策问方面,我想以商道为题,嫂嫂意下如何?”

立在书房门口,沈怀瑾并没有及时将伞递给姚珍珠,而是站定了,眸光真诚地问道。

姚珍珠很意外,“为何想用这个议题,要知,商贾被称之为‘不义之徒’,以此为议题,会不会太冒险?”

沈怀瑾抿抿唇,轻言细语道:“士农工商,本就不该是阶层的排序,而在于分工管理,更利于国之安宁而已。四民皆为本业,怎可以高低贵贱而论?”

“商贾被轻视,然离了他们,这世道又怎能好?我们衣食住行,哪一样能与他们脱离干系?若非有他们,我们又怎知南方有何珍奇,北方有何特产?”

“好比嫂嫂家的菊花酒,受多少文人士子追捧,写在他们诗里的菊花酒是高雅的,而精心酿造并智慧推出名气的商贾,却被视为低贱。这难道不是谬论吗?”

少年因情绪激动,眉眼间也跟着多了几分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