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纷纷唏嘘。
“看来,姚记离了姚大姑娘真是不行。”
“难道说,菊花酒的配方,只有姚大姑娘知道?不应该呀!”
“要我说,这菊花酒着实太贵,早就不该卖了!”
“沈家可算是捡到宝了。”
“要不然,商贾身份怎么高攀得上沈家。”
“论门第确实是高攀,可若只论人…到底是谁高攀?”
各种声音,众说纷纭。
反正买的起的依然会买,买不起的,也就是凑个趣儿,过过嘴瘾。
过了两日,等大家消化消化后,又有一则重磅消息传来。
群芳阁将举办一场群英荟萃的才艺大赛。
不拘类别,诗词歌赋,琴棋书画,刺绣制香,厨艺花艺都可。
总分文人,匠人,妙人三大类。
凡有才能者,不论出身,可在十日内,将自己的得意之作送往群芳阁。
群芳阁遮其姓名,请各行前辈选出其中前五。
再在九九重阳节这日,由进到群芳阁的贵宾现场投票。
无论哪一个类别,前三甲都有奖。
其中,姚记特拿出三十坛菊花酒,一百坛果子酒,一百坛五谷酒,作为奖品之一。
三大类一甲,可获一坛菊花酒,二甲得三斤,三甲得一斤,再得果子酒和五谷酒一坛。
其余不论类别,只要进了前十,都可免费领取菊花酒一两,果子酒或五谷酒一坛。
唯一的条件,便是所有作品,将由姚记收藏。
别的不说,就说菊花酒。
一坛是十斤。
十斤按现价就是一百多两银子。
更别说,如今姚家放言不再出菊花酒,想都不用想,这酒若是转卖,肯定是几倍高价。
这就已经不是有钱人的事了。
全民都可以参加。
匠人,学子,商贾,甚至最下等的奴籍。
只要有才华,都可以展示。
匠籍农籍,多数贫寒,可他们可以参加科考,寒门出贵子,不乏有才情的。
姚记菊花酒,曾在他们的诗里出现过,却从未尝过。
这是机会。
若真能得到,就算舍不得尝,换成银子买纸买墨请名师也好啊!
而商贾奴籍,却连科考机会都没有。
他们或许不向往菊花酒的美味,但一定向往科考这一通天之梯。
即便踏不上去,看一看摸一摸也好。
最重要的是,可以让世人看清,卑贱的只是身份。
卑贱之人,也有一颗上进之心,也有人长着聪慧睿智的脑袋。
他们生来为贱民,不是他们该贱,而是这世道强行给他们铐上的镣铐。
往年,也有人举办过类似的比赛。
但多是文人墨客间的才情比拼,或是花楼女子间的才艺竞技。
前者多是形式,重在相互吹捧。
后者多是噱头,重在相互竞争。
关键还在于没什么实际甜头。
而这次,是全民关注,打破的不仅仅是常规,还有世俗阶层。
总之,一石掀起千层浪。
浪花一朵朵,各有各的形状。
南州城顿时热闹的堪比过年。
这样的热闹,沈怀谦却没法参与,急得把整个院子都薅秃了。
偏偏自家嫡妹还没心没肺地煽风点火。
第11章 小小炫富
沈府嫡小姐沈怀珏。
刚满十三,还未及笄。
长得珠圆玉润,头扎双环髻,穿一身粉,盘在窗边坐着,像朵胖嘟嘟的巨型桃花。
“大哥,你说,吃算不算得上是种才艺呢?”
沈怀珏一边嗑着瓜子,一边忧愁地说。
她文不行,武不行,就会吃。
听说沈家好几个人都想参加。
有写诗的,有绣花的,就连最没存在感的常姨娘,也弱弱请示元氏,可不可以做几个小食去参加。
元氏一气之下,所有人都别想去了!
但沈怀珏还是不甘心,主要听说现场可以试吃投票。
美食界的能人三甲做的,那肯定是山珍海味也不能比的。
沈怀珏光想想,口水就止不住的流。
沈怀谦白她一眼,“真是天真!你觉得你能进得去群芳阁?”
且不说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能不能进,合不合适。
这不明摆着吗?
肯定是有门槛的呀!
以他对群芳阁的了解,起码是五十两银子的最低消费。
奸商强强联手,必定雁过拔毛。
有钱的掏空钱袋,没钱的掏空脑袋。
不说别的,就说那些学子吧。
能得三甲的,大概率能参加科考。
但凡能中一个,无论走多远,姚家拿着他的笔墨,就等于拿着一块敲门砖。
旁的类别也是。
姚家用区区几坛子酒,就能摸清整个南州城的能人妙士。
且微妙地搭上了一丝联系。
这说不定什么时候,就能派上大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