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家里很热闹,有他、妈妈、八只鸡和三只鹅、热气腾腾的锅子、干干净净的台面,以及爸爸的遗像。
锅里的热汤总是煮的咕噜咕噜响,白雾氤氲。妈妈做的年糕,雪白细腻,甜软又有嚼劲,被筷子从汤中捞出来的时候,还能在空中轻轻颤下尾巴。
落到糖碟里一滚,汤汁都化成了粘稠的糖浆,一口塞进嘴巴里,清甜绵柔的滋味都在舌尖打转。易水恒烫得一边哈气一边吃,一顿能吃二十几个,把小小的肚皮撑得鼓鼓囊囊,浑身都是热汗。
妈妈就在旁边笑着说,慢点吃,又没有谁和你抢。喜欢吃,妈妈天天给你做。
不久,这笑容漫漶了,变成了爸爸相框旁边的另一幅遗照。
易水恒无依无靠,八只鸡和三只鹅的肚子也饿得咕咕叫。他只能离开熟悉的山林与田野,背着书包,在各路亲戚家中辗转了一圈,大江南北走了一遍,最后来到了姑姑一家所在的城市。
开学第一天,他被老师领进班级,和讲台下若干双光鲜亮丽的眼睛对视。
他磕磕绊绊地说:“大……大家好,我是易水恒,容易的易,流水的水,永恒的恒。”
他转过身去,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按照正常流程,这时同学们就应该鼓掌了,但不知道是谁先“噗嗤”笑了出来,这一声像是打开了什么不得了的开关似的,全班顿时哄堂大笑。
“哈哈哈哈哈哈!”
班主任用力拍拍讲台,喊了好几声“安静”,小孩们还是笑得东倒西歪,还有几个前排的男生朝他做鬼脸,放声大笑:“老师!你听,他有口音耶!”
“安静!”
一片闹哄哄的喧哗声中,易水恒低下头去,闭紧了嘴巴。
全国各地的教学进度并不相同,易水恒原先的成绩就不算拔尖,几经辗转,更是一落千丈。几次考试过后,班上的同学渐渐也不待见他,每次换座位的时候,班委们都故意把他排在教室的角落,让他和垃圾桶坐在一起,而靠得近的同学也故意把桌椅挪得远了些,在他身边留出一条真空地带,除了扔垃圾,谁也不会过来。
城里的小孩总是有许多种零食,天天换着花样吃。巧克力,牛轧糖,蛋黄派,千层酥……五颜六色的包装盒和糖纸纷纷扬扬地落到他身后的桶里,每一个都掠过一阵独特的甜香,在无人问津的桶底混合,发酵,渐渐变成了一股古怪而难闻的气味。
易水恒长年累月地被那种味道熏染,即便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也会使素未谋面的同学掩鼻皱眉,加快脚步从他身旁经过。
他形单影只。年深日久,他的成绩仍然没有什么起色,只是慢慢学会了和孤独作伴。
好在放学之后,易水恒往往没有孤独的空闲。
姑姑姑父都是工人,家境并不宽裕。为了能在这个家住得久一点,易水恒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打扫、洗衣、买菜、做饭、照顾表弟表妹,给小孩穿衣、梳头、洗澡、喂饭、接送上下学。
表弟刚上小学一年级,表妹则还在幼儿园,俩小孩个头不大,已经非常有主见,想买什么,想吃什么,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全都不容置喙。
“表哥,我想吃那个!”
表妹在他背上骑小马,揪他的耳朵发号施令,胖乎乎的小手往商店橱窗一指,强迫他转向,只见货架上摆着一排油汪汪的辣条,花椒在袋子底积了厚厚一层。
易水恒低声劝道:“吃了零食就吃不下饭了……我们先回家吃饭好不好?”
“才不要!表哥做的饭超级难吃!狗都不吃!”
小姑娘记仇,易水恒之前不小心把糖当成盐撒进菜里,一盘白菜甜的发齁。她吃了一口就嚎啕大哭,被姑姑哄了一天也没哄好,此后每次闹脾气不吃饭,都必定要拿出来讲上一回。
她说着,果然又大哭起来,拽他的头发,叫道:“我就要吃那个!讨厌表哥,表哥做饭最难吃,我就要吃零食!我不要吃饭!”
易水恒头皮被扯得生疼,只能不停地说:“对不起……不要哭……”
路上的折腾只能算小打小闹,吃饭的时候才是鸡飞狗跳。苦瓜是小孩们的天敌,每次在饭桌上遇到了苦瓜,表弟表妹都是一阵寻死觅活,偏偏姑姑还非要往他们嘴里塞,结果总是闹得人仰马翻,这一晚也不例外。
小孩的尖叫声歇斯底里,震得人耳朵生疼,姑父终于不耐烦,把筷子在桌上一拍,喝道:“小易,你去把苦瓜吃了!”
易水恒连忙把半盘苦瓜扒进碗里,囫囵咽了几大口。姑姑于是对表弟说:“看见没有?小易哥哥多爱吃苦瓜呀,你要向哥哥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