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大衣尴尬的笑了笑,“您说的对,可还是有好人的。”
姜广军想了想,“让你表哥把苹果拉倒收购站,找我带来的那些人谁都行,价格就随行就市。”
“好好,谢谢姜老板!”宋大牙搓搓手。
现在青山村都快成众矢之的了,这次的事全是他们惹出来的,但凡知情的果商都不乐意去,即使马明德解决了,仍被全乡的果农怨恨着,这次让大家少赚多少钱。
姜广军拍了拍他肩膀,这是个聪明人,有些话一点就透。
可能连顾砚宽都搞不清楚,那个寡妇究竟是受谁指使的。
姜广军此时却从宋大牙的眼神里猜出来,肯定跟他脱不开关系!
你说他坏?也不一定,但谁要是侵犯到他切身利益,绝对敢悄悄搞死你!
所以说“宁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马明德就是太嚣张,有冤报冤,有仇报仇,这事本身没什么错,但你牵连无辜就太过分了,背景厉害又如何,还不是栽到宋大牙这样的小人物手里?
姜广军在龙泉沟又定了几家苹果,凑够了车就离开了。
看着时间还早,他想去一趟F县,李广英婆家在那边。
他也是刚刚打听清楚的,F县距离栖山乡不过二百余里,他开车过去,现在出发晚上就能赶回来,不会耽误明天的事。
顾全不放心,阿宽可是再三交代过他,一定要保障姜广军安全,阻止不了,只能带人跟着一块去。
第166章 李广英,你好自为之。……
山路崎岖,车速不快,到F县时已经中午十二点多。
姜广军随便找了家饭店,跟顾全他们吃过饭,按照家里给的信封上的地址来到县郊水泥厂。
李广英她男人在这里上班。
“大爷,我问一下,咱们厂有个叫张铁山的吧?”姜广军说着,递过去一根烟。
传达室的大爷将烟接过来,低头闻了闻,然后一脸古怪的看着他,“你是外地来的吧?”
“嗯,我是京市来的,大爷,张铁山还在厂里吗?”
“不在了,工作被他弟弟顶替,有半年多了。”
姜广军感觉很不好,忙问:“大爷,您知道他出了什么事吗?”
大爷长叹了一口气,“今年三月份,厂里发生了一起事故,造成一死五伤,张铁山是伤的最重的那个,双腿都残了。”
姜广军心里咯噔一下,“那他人呢?回乡下了?”
“没有,还在县里,你是他什么人?”大爷好奇地问了一句。
“我是他大舅哥,家里有小一年没他们信,不放心叫我过来看看是怎么回事。”姜广军没有隐瞒,如实回道。
大爷听完,一脸的复杂,语气也不如刚才热络,“你去建设小学前面的胡同口找吧,他应该在那儿摆摊呢。”
说着关上了传达室的小窗,不再搭理姜广军。
姜广军面色一沉,肯定是李广英做了什么,让这位大爷都气愤不平,连带他一块被迁怒。
不敢耽搁,立马上车叫司机去建设小学。
从这边过去不过几分钟。
在对学校大门的胡同口,往里走,有一排小摊子,几乎都是卖菜和水果以及各种小吃的。
靠角落的地方,坐着个头发有些凌乱的男人。
此时他正低头坐在摊子前,手上正拿着改锥,缝着一双黑色的男士皮鞋。
大概是太专注,根本没注意到姜广军走过来。
直到见一双脚停在自己面前,他才抬起头。
姜广军知道五年的时间会改变很多事,但如何也没想到,再见到老实巴交的大妹夫是这样的情景,要不是看见对方的脸,根本不敢认。
张铁山眼窝深陷,颧骨突出,原来像壮实得像牛一样的汉子,现在瘦得只剩一把骨头,三十岁瞅着像五十,眼睛里一点生气都没有,宛如一潭死水。
他见是姜广军,身子顿时一怔,眼神飞快的躲闪开,似乎又觉得这样不妥,憨憨的笑了笑。
“二哥,你咋来了?我还以为自己认错了。”
他局促的扯了扯盖在腿上的藏蓝色的垫子,试图藏起两条空空的裤腿。
姜广军已经看见了,两条腿膝盖以下全没了。
“是咱爸让我来的,你们一年没给家里寄信了。”
虽然一年联系不了几次,但逄年过节的总会去封信,问候一声,今年突然断了,家里难保不猜疑他们出了什么事。
张铁山苦笑了一声,解释道:“二哥,我变成如今这样,几乎成了废人,广英改嫁了,我也不知道怎么跟你们说,就没写信。”
那年从京市回来,他就花钱在县城买了个临时工,虽然是水泥厂,又脏又累,不过他能干又老实,很快就转正了,一家人搬到县城来生活。
可李广英没工作,日子紧巴巴的,好在有家里补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