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本来想做水煮鱼,不过孩子们小不能吃辣,干脆做成鱼丸,吃不完的放冰箱里冻着,改天留着涮火锅,或者烤着吃也行。
鱼丸汤鲜味美,每个孩子都干了一大碗,于红霞也跟着吃了不少。
“明天让肖庆丰给服装厂食堂也送一百斤鱼。”
服装厂有近百名员工,隔三差五也会改善一顿。
“成,我明天跟他说。”
晚上回房,姜广军才告诉于红霞他找人盯着于建强的事。
于红霞沉默了片刻,道:“建强是我带大的,我五六岁时就背着他在楼下玩,他小时候特别机灵,后来是给惯的。”
油瓶到了都不扶,她爸妈是真不会教孩子,把于建强养废了。
“广军,别让他借机会缠上来。”于红霞脸上情绪不多,“他就是只蚂蟥,吸上就得见血,想甩都甩不掉。”
“嗯,放心吧。”
姜广军早叮嘱过任武他们。
而且事情比预想的还要顺利,没几天于建强就被勾搭上了。
随后跟他赌钱的那几个人不知怎么的就被公安抓了。
吓得于建强再也不敢去赌,整天跟在任武和张松屁股后面,称兄道弟的。
转眼到了月底。
乔梁过来给姜广军送这个月的分成。
他不来,姜广军也不去。
“哥,这是账本。”
姜广军摆摆手,“哥不看了,过完这个年,烧烤店就归你了,哥撤出来。”
乔梁一愣,“哥,咱们不是说好的五五分成,你撤出去,我一个人咋整啊?”
“以后烧烤店就归你了,我越来越忙,已经顾不上了,还是退出来吧。”
乔梁道:“哥,这你就见外了,你忙你的呗,不来店里也行,我每一笔账都会记得清清楚楚的,你就放心吧。”
他可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没有姜哥,别说开烧烤店,他连城都回不来,早就饿死冻死在乡下了。
而且他有自知之明,没有姜哥带着他,就算开店生意也不会这么好。
现在烧烤店开了三年多,生意一直不错,他每个月近万块钱的收入,十分满足。
姜广军摆摆手,“行了,就这么定了,你也老大不小的,别总这么婆婆妈妈的。”
乔梁嘿嘿笑起来,“哥,你教我做的烤鱼丸卖得可好了。”
烤鱼丸可不是姜广军做的,他不过是从记忆里照搬来的。
只是纯鱼肉丸成本太高,自家吃可以,拿去卖价低了不划算,有些人也吃不惯,烧烤店的师傅就多放了一些淀粉。
烤鱼丸时刷上一层酱料,再撒些辣椒面,孜然粉,遮盖住了原有的鱼腥味,吃着软软糯糯的,味道真是好极了。
“肖庆丰连襟家的鱼这下不愁卖了。”
“可不是,店里每天卖掉上百斤,好多顾客吃完都打包,连我爷爷奶奶也喜欢吃。”
姜广军笑着,他家三个孩子也爱吃,就是有些废爹,他这两天手腕子累得酸疼。
第147章 人在公安局呢。
“哥,我跟肖庆丰定了两头猪,等过年时咱们宰了吃肉。”
“好,到时候我找辆车过去拉,我很久没去清水公社了。”
姜广军看着他,笑着回忆道:“肖庆丰的堂嫂很会养猪,我刚开始卖猪肉那年,宰的第一头生猪就是她家养的,近三百斤,那肉吃着是真香。”
他现在吃肉就没有那种畅快的感觉,可能肚子里不缺油水,吃肉也不如以前香了。
乔梁咧着嘴傻乐,“哥,我倒是觉得咱们在东北吃的年猪肉才叫香,那时候一年也吃不到几回肉,夹一大块塞进嘴里,哈哈,吃完能美好几天!”
“是不是给个媳妇儿都不换?”姜广军调侃道。
“嘿嘿,当时我真这么想的,媳妇儿哪有肉香。”
“瞅你那点出息。”姜广军心里感叹一句,时间过得可真快,他回城都四年多了。
“肖庆丰又要卖猪肉了?”
“嗯,这不鱼马上卖完了,他也没啥事干,就想接着卖猪肉,竞争再大多少也能挣点。”
姜广军,“猪头猪蹄给我留着,尤其是猪蹄。”
卤的很多人喜欢吃,店里最近都不够卖,没办法,一头猪就四只猪蹄,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先到先得。
乔梁点点头,刚想说什么,桌子上的电话“铃铃铃”地响了,打断他们谈话。
姜广军起身去接,是陆川打来的,问他认识一个叫林海洋的吗?人现在在市公安局。
“认识,他是我在东北插队的那个大队长的儿子,他怎么在京市,犯什么事儿了?”
“他倒没犯什么事,就是刚才下火车时被抢了,然后他去追,被几个人堵在胡同里揍了一顿,正好被我一个同事撞见,就给带了回来。”
姜广军听完松了口气,“人没事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