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女人,越来越不像话了,现在有多少人家住得比他们还要拥挤。
别的不说,就说这院儿里的周家,儿子结婚媳妇娶进来能有张床睡就不错了,人家还不照这样过日子?
就卢美芳不知足,总想拔个尖尖,多占点便宜,不然就好像吃了多大亏似的。
家里兄弟姐妹们六个呢,怎么能什么事都可着他们来。
“李广成,你没良心,我是为了谁!”男人不跟她一条心,老扯她后腿,她还争什么劲!卢美芳吼完,气呼呼的回屋去了。
姜广军看了看他爸妈,又看了看他大哥,都给气得不轻,他不过就是想搬出去住,怎么就闹成这样?
好男儿不吃分家饭,不管家里的东西还是房子,他真就不稀罕。
不过姜广军没傻的当众说出来,既然卢美芳口口声声说爸妈不公平,偏心他,不做实了貌似很对不起她费尽心机搞出来的那些事呢。
姜广军眸光一冷,有些人就是蹬鼻子上脸,太把自己当回事儿!
而此时,机械厂家属院,于家。
也在讨论于红霞回城的事。
于红霞的父亲于兴民,母亲崔大妮,他们一共生了四个孩子。
于红霞是老大,她下面的两个弟弟都结婚了,还有一个妹妹今年十九,刚刚订婚,过完年出嫁。
“红莲,你大姐回来了,你知道吗?”说话的是崔大妮,她刚才上厕所,听人闲说话才知道,姜广军昨天来家属院了。
姜广军回来了,那红霞是不是也回来了?那个没良心的丫头,太狠心了,七年,一片布丝儿没往家寄过。
吃完饭,两个嫂子都躲回屋了,又开始糊纸盒的于红莲闻声头都没抬,她漫不经心的道:“我哪知道,又没联系过。”
当年她大姐结婚,姜家给了三百块钱彩礼,她爸妈却一分钱嫁妆没给大姐准备,于红莲就清楚的知道,她以后也会被父母当货物一样嫁出去。
所以她很早就开始替自己打算了。
只是她没工作,学历只有初中,长得也不如大姐漂亮,太好的对象找不到,现在订婚的这个还是一块糊纸盒的大妈给介绍的。
她自己相中就定下了,没听家里的,于父于母现在有些管不了她。
“红莲,你明天去姜家看看。”一旁的于父吱声了。
“我不去。”于红莲把脸扭到一边。
“叫你去就去,去了打听打听,你大姐夫是不是回来接班的。”
别的于兴民不在意,可姜广军要是回来接班,到时在一个厂子里上班,少不了接触,总不好闹得太僵。
崔大妮一脸苦大仇深,埋怨道:“都七年了,红霞也不说回来看看。”
于红莲一听不乐意了,“当初不是你们说的,就当没她那个闺女!”
她妈真是,自己说过的话都能忘!不过她姐才聪明呢,结婚就不和娘家来往了,也是这个破家没什么好留恋的。
要是她也不回来,在她爸妈眼里只有儿子,女儿连棵野草都不如。
“去看看吧,当初说的不过是气话,谁家嫁闺女不要彩礼?”于兴民不以为然的道。
“那你们给嫁妆了吗?有几个嫁闺女不给准备嫁妆的?”
“啥嫁妆,给你带一身衣服出门子就不错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以后我们又不指望你们养老!”
崔大妮自己就是这么过来的,她出嫁时娘家要了不少彩礼,结婚后,除非年节,她平时都很少回娘家。
“那也不能一点嫁妆没有吧?多让人笑话,你们要想老死不跟我往来也行。”于红莲噘着嘴,“反正你们啥样,这家属院的人又不是不知道。”
于父气得要死,他在机械厂上班,每天进进出出的,脸面还是要的,“行了,我给你打对箱子。”
“现在谁还用箱子,都用立柜了,我想要个梳妆台。”别的于红莲不指望,出嫁时能有个梳妆台就不错了。
“大不了我这个月多糊点纸盒。”
“糊纸盒能挣几块钱。”
“从我初中毕业到现在三四年了,挣了总有几百块钱吧?”
“那你不吃不喝了?”
“我也给家里干活啦,做饭,洗衣服,带孩子,哪样不是我?”
“你姐当初可没有嫁妆,彩礼也比你多一百。”总之就是不太想给嫁妆。
“我跟大姐能一样吗?她十六岁下乡了,我十九,初中毕业就在家里糊纸盒,每个月怎么也有十来块钱,你们可没给过我几毛!”
于红莲是个厉害的,哪怕父母脸色不好看还是把话说完了。
于父想了想,“成吧,就一个梳妆台,多了没有。”他最后还是妥协了。
这个小女儿嘴巴厉害,能说会道的,对象家里兄弟多条件一般,但好歹是个正式工,出嫁时是不能太寒碜,让人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