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17)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阅读记录

不过她再敢猪油蒙心跟孩子胡说八道,于红霞铁定大嘴巴扇她。

姜广军点点头,他也想搬出去,小隔间太小,他们五口人睡一张木板拼接的床,睡觉时翻个身都费劲。

“对了媳妇,咱家还有多少钱?”

于红霞一脸疑惑地看着他,“回城之前咱俩不是一起数过吗,这才两天你就给忘了?”

说完还摸了摸他脑门,“昨晚酒喝多了,脑子烧坏了不成?”

姜广军抓过她调皮的手,放在掌心里攥着,“数完我就忘了,反正钱都在你那儿,我又不当家。”

他是真不记得了,都几十年了,现在家里有多少钱这种小事儿,他上哪能记得去。

于红霞起身进了小隔间,翻出柜子里装钱的花布包,里面是整好九百块钱,他们家的全部积蓄。她上午洗衣服时把钱装到包里了,原来是缝在棉袄里的。

“不知道买完工作再租房子够不够。”

她当着姜广军的面又数了一遍。

“我兜里还有二十块多,暂时够了,等工作的事定下来,咱们就去找房子。”

工作若是不定下来,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他爸妈怕是不会同意红霞带孩子出去租房子住。

尤其他妈那人说一不二的,红霞固执起来也挺要命,婆媳俩别再闹起来,所以工作是一定要买的。

“要不把大米卖了吧?”她跟三个孩子以后有商品粮吃,大米完全可以卖掉,黑市细粮价很高的。

“粮食不能卖,你身体不好,得多吃些细粮,别舍不得。”姜广军劝道,他媳妇总是精打细算的,什么都舍不得。

“我不是担心你回去身上没钱,其实我都想好了,孩子户口要是落不上我就跟你回东北去,虽然偏远,可至少全家人在一起。”

于红霞说着轻哼了一声,一脸决然,“反正我不会再像梦里那样留在你家受气了。”

姜广军脸上讪讪的,“好,我知道了,放心吧,这次肯定不会了。”

上辈子他媳妇就想搬出去住,是他觉得自己不在家,跟父母住在一起于红霞和孩子能有个照应。

他的好大嫂,还有他的好妹妹李广英,一个比一个心奸嘴毒,联合起来挤兑他媳妇,把他们的生活搅得一团糟。

尤其李广英,还给他弄出来个老四!

不过他也不是软柿子,上辈子两人的日子没一个过好的。

第9章 姜广军,挨揍的滋味不好受吧?……

姜广军担心多思多虑,对身体不好,赶紧岔开话题。

“媳妇,你再跟我说说你那个梦,以后是不是真的有知青返城政策?”

于红霞又仔细说了一遍,“是真的,你三个妹妹都回城了。”这事她记得十分清楚。

“这么说我不接班也能回城?媳妇,那你就安心带着孩子留在城里,把身体养好,工作的事不用急,实在不行就在家复习,等着参加七月份的高考。”

至于他,去不去机械厂还不一定。他二姨父固执得很,中午吃饭时又强调了好几遍,姜广军再说不接班估计都得揍他。

还说换工作也行,但不能便宜外人,尤其是那个姓苏的。

没办法,姜广军只能先答应,二姨父也是为了他好,他不能不识好歹。大不了接班干几年再说,至少能把驾驶证弄到手。

冬天夜长昼短,天黑的早,这院子里的职工下班陆续回来时,太阳已经落下去了,天色变得灰暗。

安静了一天,院子里再次喧闹起来,于红霞掐着点,开始做饭了。

她中午发的一盆二合面,晚上蒸馒头,带出明天早上的。

姜家四个职工,生活条件算比较好的,平时跟别人家一样,也是粗粮细粮掺着吃,馒头却比别人家暄软,面粉比例要多一些。

于红霞把馒头蒸上,才开始做菜。

主菜是姜广军带回来的鱼,花鲢鱼太大,只能切块炖,姜广军带回来一大饭盒。

于红霞加了些汤,放了一把泡好的红薯粉条用砂锅小火炖上。

咕嘟咕嘟的,一会儿功夫就开锅了,卢美芳下班回来时,鱼香味都飘到外面去了。

她一手拎着挎包,一手拿着特意买回来的豆腐,进了院子。

“都回家去吧,别在这儿堵着。”她声音有些尖利,驱散了几个在门口张望的孩子。

“二弟妹,哪来的鱼?”她说着还吸了吸鼻子,可真香。

“二姨给拿来的。”

于红霞洗了两个土豆去皮,切成丝,她打算炒个土豆丝,再做个萝卜汤,加上卢美芳拿回来的豆腐正好四个菜,应该够吃了。

“我猜的也是。”就姜广军回来有这待遇,别人白扯。

“二弟妹,户口的事怎么样?能落上吗?”卢美芳站在厨房门口,有些迫不及待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