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夫妻回城日常(134)

作者:落在月亮上的小麻雀 阅读记录

林海洋还舍不得走,“姜哥,这麦子长得真好,产量肯定高。”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民,骨子的基因让他见到长势好的庄稼就喜欢的不行,恨不得他们大队的也能种出这么好的粮食来。

“这是实验田,成果如何现在还不好说。”姜广军说着出了麦地,跺了跺脚,鞋上粘了不少泥。

此时晚霞漫天,夕阳西下,一行人在落日的余晖下结伴回到学校。

农大校区很大,他们从有些陈旧的大门进来,一直往里走。

这些天已经走了好几回了,林海洋还是忍不住四下张望。

校区宽广绿树成荫,有很多年代特色的建筑群,还有偶尔从他们身边经过的青春洋溢的学子,这些都让他看得眼花缭乱。

“这次真长见识了,虽然咱不是大学生,也来了一趟大学,回去够吹嘘一辈子了。”

林海洋边走边自我调侃道,这几天的大学生活颠覆了他之前的很多认知,着实开了眼界。

其实现在的大学校园还很陈旧,毕竟停用了十年,有些破烂的地方还没来得及修葺呢,等十年二十以后那才叫壮观漂亮。

但丝毫不影响林海洋感慨,“我这辈子是不想了,以后一定让壮壮来上大学。”

“不要这么说,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将来的事可说不准。”姜广军拍拍他肩膀。

等以后经济改革开放了,日子好了,交通方便了,想来大学看看还不容易。

就是上个函授,电大也不是不可能。

“广军,你说咱们大队搞养殖场能行不?也不知道伟明他们学得怎么样了。”

林海洋一直惦记这事呢。

“事在人为,只要技术学扎实了,肯定能行。”姜广军还是挺看好的。

走了一段路,男女分开了,男生宿舍楼还要往里面走。

就是普通的学生宿舍,他们被安排在二楼,八人一个房间。

吃饭就去学生食堂,拿粮票和钱换饭票菜票,吃多少打多少,菜色很丰富,毕竟农大嘛,很多食材可以自给自足。

姜广军他们今天回来的早,宿舍里没别人,两人拿上饭盒赶紧去食堂。

打完饭回来吃。

吃完就一边看资料一边整理笔记,他们手上都有一沓资料,上面介绍着学校正在实验的各个项目,以及各类品种。

能对他们的开放的,主要有哪些区域,都介绍的很详细。

还有一些农大老师油印的资料,免费发给他们。

姜广军看好大棚蔬菜种植,还有牲畜养殖,不过因为时间有限,五个人分成三伙,他跟林海洋在一块,姚爱莲去学种蘑菇了。

另外两个小年轻去养殖场,他们是带着任务来的,每天忙的很,不到天黑见不到人,饭都是他们给打回来的。

今天去参观麦种实验田收获不少,明天他们打算去看看大棚蔬菜种植,这个说是很成功,有的地方已经学着搞起来了。

可惜现在来不及了,等秋天的,南岭大队也可以试试。

后天再去看看养鱼。

南岭大队的水域广,一条大河从南到北蜿蜒流淌,要是挖几个池塘用来养鱼也不错,听说还有稻田养鱼呢。

姜广军正看着资料,东湾大队的人回来了,他们这次来了六个人,有四个男的跟姜广军一个宿舍。

进来,一个个酒气熏熏的,脸颊通红,还吵吵嚷嚷的。

这是又集体去下馆子了?姜广军心里一阵鄙夷。

不就是搞了卖咸菜的小作坊吗?看把他们牛的,腰包没鼓起来,就瞧不起他们这些穷山沟来的,这些天还经常吹嘘。

可自从来了农大就没见他们正经学习过,整天吃吃喝喝的拉关系,成帮结伙的四处乱窜。

公社的张主任都被腐蚀了,也不管管,再下去,早晚要惹出事儿来。这里是大学,又不是交易市场!

“哎,林海洋,你吃完饭了,今天回来的挺早啊?”

说话的是东湾大队带队的,叫赵富强,他也就二十六七岁,瞧着跟林海洋个子差不多高,此时正醉醺醺的看着林海洋。

“吃完了,我们也刚回来。”

“你们今晚吃的什么啊?”

“还是那些,想吃什么打什么。”林海洋有些讨厌这家伙,不想搭理他。

赵富强却不自觉,问起来没完,“你们大队看好的是哪个技术,还是要养猪吗?”

“是有这个打算。”

“你们那山旮旯养猪不行,又臭又累的不说,还要有粮食,你们大队能有多少粮食?自己都吃不饱呢,还养猪?”

赵富强语气嘲讽,说完还掀开了桌子上的饭盒,那是林海洋给李伟明留的饭。

“又是二合面馒头跟炒白菜,你们就不能换换?”

他真看不起南岭大队这些人,穷嗖嗖的,吃饭连个肉菜都舍不得打,还死要面子,叫他们出去吃饭都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