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莎莎手工裁缝铺(31)

作者:猫中恶霸 阅读记录

至于广告……莎莎现在还没有很多的底气去看这些明显要人花钱的东西。虽然那上面的促销和花花绿绿的宣传图很诱人,但她还是把它们放到了一边,心想在把自己的家里收拾好之前她才不要买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呢。做完这一切。莎莎用夹子将准备好的白纱夹住绷紧,拿出针线,开始在上面绣自己早就看好的花草图样。

之所以说是花草图样,而不说刺绣图案的真正名称,是因为这些花纹并不是从现实当中存在的植物提取出来的。它们来自于温米尔太太给予莎莎的一本图册。她说这本图册是她的老师在她成为一名真正的裁缝时交给她的礼物,上面是老师,老师的老师……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下来的顾客们一定会喜欢的经典传统花纹。现在那上面也有温米尔太太的作品了,未来这上面也会有莎莎的作品。每一个拇指小人在画下自己的作品时都没有说明图样来自于哪里,只是在图片下面标注出使用的场景。就像现在,莎莎用的是“盖在裙子上可以遮盖小瑕疵但又不会很费力的中型刺绣花样”。

她用白色的纱和白色的线进行刺绣也是看到了图册上的话,才知道刺绣不一定非要用有颜色的线才行。莎莎之前一直以为只有像蕾丝那样麻烦的手工编织品才会用到纯色的线呢。现在既然老师们都给出了明确的指示,那她做起来也就不用担心这个担心那个的了。

唯一的坏处是她选用的纱布有点太薄太软了,稍微用点儿力气就会皱起来。这可不行,小小的皱褶堆叠到一起就会变成难看的大缺点。莎莎每刺下去一针,就需要用另一只手小心翼翼地按住纱布,既让丝线绷紧,也不叫布料皱起来。这样,她的工作速度就变得很慢很慢了。几个小时也不一定能绣成一块。

不过莎莎一点儿也不急。在她还是学生的时候,温米尔太太就告诉她做针线活是急不来的。因为再怎么着急,针线活也没有办法一下子变好。那都是要经过反复练习才能进步的东西。所以莎莎一点点地缝着,累了就穿上衣服去富勒小姐的庭院里散散步,带一些食物回来,又或者忙着继续整理空荡荡的新家,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也是因为这样,她又把一本叫做《腌天下》的杂志放到了购物清单里,想着可以学着上面的菜谱,为冬天多做点准备。

“这一本杂志是另几个国家的拇指小人联合起来举办的呢。”邮差科林一边喝着热茶,一边说,“据说之前只是一个小小的社团,拇指小人们凑在一起分享各种生活上的技巧。慢慢地,社团里的成员就越来越多,技巧也越来越多,分的也越来越细了。于是社团内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模块,方便需要的人寻找。再后来,就变成了这样的啦。”

因为邮差每天都来送信,两个人都会站在门口聊聊天的缘故,莎莎现在和他成为了朋友,也从他这里知道了很多消息。除了刚刚的《腌天下》的历史之外,科林还针对莎莎的工作,给她推荐了许多东西。比如说三十天速成的刺绣班,毛线编织班,又或者钩针班,但莎莎对这些并不感兴趣,觉得就算要出去学习,那也要等她遇到瓶颈,需要学习的时候再进行挑选。于是科林就转变了策略,开始朝莎莎推荐色彩搭配手册和T台服装合集。莎莎对这些都很感兴趣,差不多全都买了下来。今天他也是来推荐书籍的,但莎莎不想买那本叫做服装款式图的书。科林见她没有买的意思,也就把自己随身带着的推销小册子放了起来,专心品尝花瓣茶和饼干,一点儿都没有不高兴的样子。

莎莎愿意和他成为朋友也是因为这个。有些推销员总是觉得多说几句话就能“磨”成功,将商品推销出去呢!莎莎觉得这样很不好。有些客人本来就想要,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犹豫的话那就算了,但要是对方并不想买,只是因为推销员的喋喋不休而花了钱,买回去之后也发现这并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那不就是在欺骗顾客嘛!要她说,这些人才不应该被叫做推销员呢,而是应该被叫做诈骗犯才对。

送走了科林,莎莎就又回去对安娜的旧衣进行改造了。用在外侧的白色轻纱已经全部绣好了,但可不能就这样缝上去,还要对衣服做一些改造才行。莎莎将钉着衣服的钉子取下来,按照设计图重新将衣服钉了一遍,将修剪的多余的部分标注出来。紧接着,她拿起剪刀,剪掉多余的布料,弄出漂亮的弧线,又把原本的腰线拆开,缝上自己的设计。最后再把准备好的部件缝上去。当太阳落下又升起,落叶开始扑打她的窗户的时候,裙子终于改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