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决裂后侍郎大人火葬场了(173)

作者:李雪白 阅读记录

想必,他轻哼了一声,微一点头,目光却看向别处,冷冷道:“下官也是心急大事,谢大人继续吧。”

说话间,谢字卿已经伏下身去,单膝跪于地上,将宋疏遥脚上的铁索也打开了。

“……”宋疏遥惊得指尖一麻,去看丁若愚的脸色,果然也是十分的差!

谢字卿起身,拎着两条铁索,又走回大案前坐下,不以为意道:“那本官便问了,姓甚名谁,哪里人士?”

宋疏遥顿了顿,如实答道:“宋疏遥,东都人士,家住天府大街。”

“年纪?”

“……今年十九。”

“谢大人?”丁若愚已经忍了许久,实在沉

不住气,拖着长音质问道,“谢大人有十分把握今日能将此事审完吗?为何久久不入正题?”

“问话前理应核查人犯身份,”谢字卿理所应当地挑眉道,“怎么,大理寺审案时不问吗?”

“事态紧急,这些已知信息何必再问?”

“已知信息?若不核实,你如何知道此人犯便是真的,万一是为假冒呢?”

丁若愚拍案而起:“这是强词夺理!”

谢字卿冷笑,目光锐利如刀:“丁大人咆哮公堂,是对本官不敬,还是对贤王殿下不敬?”

“哪来的什么公堂,你又有何颜面提起贤王殿下?”丁若愚愤然道,“我看你今日本来就没打算给东洲客定罪,延误审案时机,耽搁明日的落成大典,谢字卿,你究竟是何居心?”

语毕,他已撩袍离席,往门外去,口中不住道:“既然不忠于贤王殿下,又何必惺惺作态,本官这就去禀告殿下,这刑部尚书的位子,是时候该换上真正为君办事之人了!”

丁若愚刚走了两步,便被刑部的人拦下,他一推那人,竟纹丝不动,这才心里一慌,转身看向谢字卿。

只见谢字卿悠悠然起身,立即有人将佩刀递上,他便接过刀,走向丁若愚。

丁若愚心中大骇,这才暗道不好,看谢字卿破釜沉舟的架势,莫非是要囚禁他!

“谢尚书,就算是挟持我为人质,此案也得照常审下去,”丁若愚冷汗直流,压低声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贤王殿下心中,是东洲客重要,还是我重要?下官心里有数,大人心里也得有数才行,宋娘子已难逃罪责,大人何必在这节骨眼上搭上自己的大好前程。”

一语毕,换来谢字卿一声不轻不重的冷笑。

他持刀逼近丁若愚,那柄精钢宝刀,亦如他这个人,锋利,落拓,带着世无仅有的果决!

谢字卿目光如炬,盯着丁若愚,声音沉稳冰冷,似一动不动的雪山:“丁若愚,你助纣为虐,构陷忠良,窃弄权柄,祸乱百姓,今日清君侧,定先斩你!”

语毕,不等丁若愚反应,一刀便斩得他人头落地!

方才拦人的差役一同动手,只听噗嗤两声,两个大理寺的兵也应声倒地!

甚至没有一点反抗,没有一丝声响,宋疏遥头晕目眩,有些发懵,下一刻,已被疾步过来的谢字卿伸手蒙住了眼睛。

她的睫羽不停在他掌心微颤,谢字卿干脆将她揽在怀里,拦住她的视线,失而复得般无声地拥抱着她,而后又对差役们道:“清理干净,今日一切如常,以待明日!”

“是!”

众人得令,驾轻就熟地将尸首收起,泼水洗地,宋疏遥这才惊诧万分道:“清君侧……你要……”

谢字卿拉着她走到一旁,神色异常镇定,仿佛方才什么也没发生,温声道:“清君侧,迎礼王归来。”

“何其危险!”宋疏遥根本不敢相信,从不参与党争的谢字卿,此刻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铤而走险,“你可想过,若是失败,谢氏都将万劫不复!”

“我想不了那么多了,若非无路可走,我也不想如此,可眼下不论是为大渊朝,为了你,还是为了我自己,我只能这么做,你不是同我说过,别计较因果,也别在意遗憾吗。”

谢字卿道:“圣上手中有一支禁军,在清明祭典之时归我调用,后来也听我的调令,此次愿同我一起清君侧,护陛下周全,你不必担忧我。”

宋疏遥已是眉头紧锁:“一支禁军怎能成事,即便公主殿下也参与其中,算上张怀远将军手中的一支禁军,也还是没有胜算!”

“我不做没把握的事,只是这次实在无法跟你保证结果如何,”谢字卿看着她,“没时间了,日后再同你细说。”

随后,他拉过宋疏遥的手,轻轻揉按着她受伤的手指,心痛到几乎说不出话来,沉声道:“你是那么爱美的人,方才这个推拿手法你务必学会了,每日给手指敷上药油揉搓,消肿祛瘀,就不会留下淤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