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决裂后侍郎大人火葬场了(163)

作者:李雪白 阅读记录

默了片刻,李庭道:“谢尚书,丁大人的话也不无道理,你自作主张抓人问训,这等证词怕是不能服众,况且舞阳人品贵重,此事不太可能是她所为,兴许是这个陈蒙肆意攀咬,也未可知?”

“殿下说得极是,”谢字卿道,“微臣自然也不信舞阳县主能做出媚香和杀人之事,便又连夜审问了陈蒙,上了大刑,他这才坦言,一应坏事并非县主指使,而是县主的一位门客所为。”

众人一怔,李庭疑惑道:“门客?”

“不错,那门客名为韩隐,常常打着县主旗号行凶,依微臣所见,不论真假,应当先将此人扣押,由三司一同审问。”

李庭不知他又有什么阴谋,此

前也没听说过这个韩隐,一时沉默。

不等他深思熟虑,李朔一挥手,肯定道:“那就依谢尚书所言,先抓这个韩隐!”

第82章 对饮你是不是在酒里下药了

早在宋疏遥威胁李柔那日过后,韩隐便被送去了别处,谢字卿早有防备,派人一直秘密跟着,七月初十,韩隐在潭州被捕。

本以为是件不大不小的风流韵事,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审问之后发现,这韩隐竟是当年犯了谋逆大罪的祁州节度使许重之子,许济世,他本已流放岭南,却被李柔看中,靠着宣王运作,辗转回了东都,改名换姓,在县主府上做起了面首。

李岳川本就对当年端王处处针对之事耿耿于怀,今闻此事,龙颜大怒,没几日,李柔和宣王纷纷下狱,经审问,除了利用媚香勾结官员,结党营私这等惊天大案外,还掀出了不少杀人灭口,欺男霸女的旧事,魏主事之死,也是李柔所为,因为此事,当时误断冤案的东都府尹也被革职查办。

宣王和李柔虽为皇室宗亲,可所犯罪行罄竹难书,又包庇谋逆乱党,等同恶逆,被赐毒酒,留了全尸,不得葬于皇陵。

此案因波及甚广,涉及人员身份尊贵,复杂程度空前绝后,各部通宵达旦,过了中秋,又过了重阳,足足办了两月有余,才渐渐近了尾声。

李庭已经多日夜不能寐,这次谢字卿虽没用此事拉他下水,可折损了宣王,也让他元气大伤。

更糟的是,朝臣明里暗里诟病他与媚香一案有关,甚至李岳川都不知在哪听到了风声,有些疏远了他。

深夜之时,贤王府上的幕僚迎来送往,有人献计:“谢字卿阴险狡诈,此子断断不可再留!”

李庭也正有此意,只恨早些时候没将他除去,这次媚香案,让谢字卿大放异彩,前些日子还被封了临川郡王,眼下再想除掉这个祸患,着实难办。

那幕僚又道:“殿下,宣王曾任岭南节度使,谢字卿办宣王一案,不知要得罪他多少旧部和宗亲,殿下此时想杀他,甚至不用脏自己的手。”

隔着帘幕,李庭望了望外面的天色,九月十四,月已很圆,月色若丝绸白绢,水般流泻,是个好夜。

这两个月,宋疏遥没怎么见着谢字卿,连宋世群和宋既安也见不着了,一众官员日日夜夜在官署忙着。

她也没得闲,自得知李庭通过媚香这等低劣手段笼络大臣,她便用东洲客的笔名连连写了数篇讨伐贤王的文章,称其不事政事,祸乱朝纲,在文人之间引起了不小的反响,朝臣议事,都有意无意提起此事。

这一役,算是大获全胜,宋疏遥心中快意,高兴之余,也感慨谢字卿果然没有夸大其词,枉死之人冤魂得祭,奸邪之辈孽债终偿。

人生得意须尽欢,宋疏遥提了两壶琼露白,想着谢字卿这两日应当能闲了些,骑了马,往刑部去了。

到了衙门,依旧灯火通明,她没让人通报谢字卿,而是自己在树下坐着等,直到戌时二刻,大门处才出来个人影,他一身官袍,腰间挂了佩刀,好像看见了她,脚步顿了顿。

宋疏遥眼中一亮,起身摆手道:“谢大人。”

“疏遥。”谢字卿的声音有些倦意,朝着她过来。

细碎的月光透过树荫镶嵌在宋疏遥的头发上,像一颗颗莹白的珍珠,她笑靥如花,迎上去,对他晃了晃手中的酒,笑道:“今年中秋没过好,今日九月十五,就当是再过一次中秋了,一起喝酒吗?”

谢字卿在她面前站定,偏头一笑:“成。”

“你今日倒是惜字如金,”宋疏遥笑他,“累了吗?”

“本来挺累,”谢字卿目不转睛地看着她,“现下好了。”

他接过一壶琼露白晃了晃,宋疏遥仰面看他:“这是我父亲前两年藏起来的,埋在花园里,我今日偷偷挖了出来,专门犒劳你。”

“对我这么好,”谢字卿微微一笑,“那我舍不得喝了,拿回去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