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决裂后侍郎大人火葬场了(12)

作者:李雪白 阅读记录

谢字卿心中冷笑,穆浩然是千年的老狐狸,跟他说话,累,便问他:“穆尚书是真心想跟下官风雨同舟吧?我视大人为恩师,大人若也视字卿为自己人,还得跟字卿推心置腹才行。”

谢字卿的眼睛太亮了,看得穆浩然心虚,心虚的同时也给了他一些勇气,让他觉得这事还没到死局。

“那是自然,”他拍了拍谢字卿的手,“证词我看过,幕后主使不像太子。”

他能这么说就算开诚布公了,谢字卿露出点满意的笑意来,给穆浩然倒了一杯热水:“尚书大人明察秋毫,下官也这样想,最近的确有‘废太子,立新君’的传言,可传言不是今日才有,太子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偏偏赶在谣言传得最凶的风口浪尖上,不合常理,即便太子急躁,可太子詹士裴文清,司空大人张然平都是混迹官场的老手,断然不会不加阻拦。”

“有理,”穆浩然没碰那水,把杯盏放在一边,抑扬顿挫道,“但这只是理论,事实呢,都查到什么,你我互通有无。”

第6章 破罐子破摔反正也都是一死,还挑什么……

谢字卿指着书案上的一摞纸:“这是红莲夜五十三名证人的证词,除了中书令之女宋疏遥看到了完整的刺杀过程外,还有两人也能证明,贤王所坐的雅间中是先有惨叫,又看见血迹,最后才听见侍卫护驾,宋疏遥没撒谎,证词对得上。”

“嗯,”穆浩然重重点了点头,若有所思,“所以你因此断定,刺杀贤王的杀手就是贤王自己安排的?”

“通过这个还无法断定,”谢字卿答,“那刺客听说宋疏遥跟贤王有关,他立即便松了手,这是下意识的反应,骗不了人,所以那刺客应当跟贤王有些干系。”

“刺客的身份确定了吗?”

谢字卿摇头:“刺客的身份被洗得很干净,查不到任何蛛丝马迹,应是权贵豢养的死士,死士一般是牢狱中的死囚或有过命案潜逃在外的杀手,能将案底和户籍洗刷的毫无破绽,普通权贵根本无法做到,而贤王恰好能够做到。”

“没错,”穆浩然转了转眼珠,“大理寺卿徐忠义和吏部尚书韩嘉都曾保举过贤王为太子,这两人一个管刑狱,一个掌户籍,恰好能将这事办得人不知鬼不觉。”

相比之前两人的互相戒备,此刻谢字卿和穆浩然才真的算是坐上了一条船,只有一起在背后讲过他人坏话,互相抓住把柄,这样的友谊才算稳固。

谢字卿微微一笑,学着穆浩然往日的样子戏弄他:“诶,穆尚书,别学大理寺那套捕风捉影的不正之风,我什么都没说,您怎么把大理寺卿和吏部尚书扯进来了?”

穆浩然微微一怔,忽然发现自己说得太多了,笑了几声,骂道:“没劲,字卿别取笑我了,快说。”

他说完把那杯热水拿过来喝了一口,又起身亲自给谢字卿倒了一杯,接着问道:“那三名无辜死者的身份确认了吗?”

谢字卿也没碰那杯水,把杯盏放在一边:“确认了,一位是刚来东都赴任的中书舍人卢扬,另外两位虽无官职,但都出身显赫士族,这三人唯一的共同之处就是平日里与人为善,并没有什么不共戴天的仇敌,既沾不着太子,也沾不着贤王,由此可见,刺客的确是随机杀人,并无什么指向,他想杀宋疏遥,应该也只是巧合。”

他曾怀疑过宋疏遥是贤王放进来迷惑视听的诱饵,可案子查到这一步,他确信了宋疏遥搅合其中,真的只是因为她倒霉。

穆浩然将前因后果捋了一番,问道:“刺客为何要随即杀人呢,有动机吗?”

“他怕咱们把这事压下去,”谢字卿理所当然道,“红莲夜的客人非富即贵,故意杀几个人就能把事情闹大,闹到掩盖不住的地步,让圣上都不得不对刑部下旨施压。”

“真是歹毒,”穆浩然心中骂得更加难听,“听说刺杀这事是大理寺的探子先发现的,那怎么就落到咱们刑部了呢,真是流年不利!”

那夜,大理寺的探子故意把线报放给刑部,还专门挑了谢字卿在刑部值夜的时候,谢字卿当时有想过不去,可若不去,贤王真出了事,刑部就是护驾不力,谢字卿就是渎职,若是去了,就会如同现在这般,不知如何上报,去与不去都是错。

“这事有大理寺搅合着,怎么着都跟贤王脱不了干系,穆尚书想想该怎么往上报吧。”

来找谢字卿之前,穆浩然已经写好了辞官奏表,他想着左不过就是卷铺盖走人,可跟谢字卿一番探讨,才感觉这事比他想象的更严重,想要全身而退,难!

“贤王他怎么敢的?”穆浩然平日里慈祥的伪装已经碎裂,气愤道,“他难道以为咱们刑部都是吃干饭的,查不到他,怎么敢堂而皇之地构陷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