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筠:“我不放心的可不是他。再说二十六岁了还有得长么?”
“男人至死是少年,河东河西三十年。”景澄枕着脸答话,脸颊肉在胳膊上挤成小小的圆丘。
谢筠笑起来:“那你呢,澄澄。已经满二十岁了,是不是也会沉稳点儿?”
景澄知道谢筠在暗示哪件事情,她不太开心地辩解:“我也并不全错。谁想到北美大金毛,呃……就是Alex,他那颗脑袋里除了太平洋就没有装别的了。”
景澄回国的直接原因就来自这只大金毛。
由于旅行晒得太黑的缘故,她被这位白人青年误以为是南美洲政治动荡的受害者。为了替自己州议员的父亲拉到有色人种的选票,也为了展示议员家庭的国际视野和人文关怀,Alex不顾阶级差,对出身第三世界的少女展开热烈追求,并最终被少女投入学校外的小河,随着春季的虹鳟鱼洄游而上。
不知为何,他最后并没有报警,但他那位出身纽约正黄旗的父亲大发雷霆,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邮件投诉景澄。种族歧视与暴力都不为学校认同,景澄和金毛最终各自喜提一年gap。
学校还建议他们最好看一下心理医生。
“妈妈可没说你做错了。”景澄同学的家长则不以为然,“只是有点冲动。比如,你为什么不先带他去亚马逊雨林玩一下?”
“给南半球食人鱼换换北纬40°的风味吗?”景澄乐不可支,“然后我就背上通缉令,从此变成航海王?”
“那可太棒了,妈妈再友情赞助你一个草帽。”
“再见了妈妈今晚我就要远航~”
镜头外,响起其他人的笑声。问过景澄意见,谢筠转了镜头,研究所的阿姨叔叔们就出现在眼前。景澄笑嘻嘻地打过招呼,又收获一堆无原则的赞美。
没聊太久,他们都有工作,谢筠末了补充:“你哥哥不知道这件事,不用担心你的光辉形象。被骗不算大事,以后还是不要太冲动,在宜泽开开心心的啊宝贝。”
景澄乖巧答“是”。
贺明霁上次连她前任的物种都没问,不可能知道。
而且,除了那个非主观的梦之外,她没在现实中越雷池一步。
应该吧?
泡吧喝醉。瑕不掩瑜。
原地摔跤。人无完人。
景澄和谢筠道别,在树底下抓狂地翻了个面。
傍晚到家后,贺明霁明显感觉景澄又黑了一个度。
“……”
像家里长辈盘的核桃一样,他妹妹迟早会变成那种闪闪发光的炒糖色。
“哥哥,下午好。”
他弯唇,声音轻淡:“饿不饿?问过苏老师傅了,廿秋今天的菜单也不错。”
核桃咕噜噜爬起来,快乐地进屋换好了鞋。
“我们走吧!”核桃又快乐地跑回院子。
贺明霁略一挑眉,哪怕是晒成赤道土著,当然也随景澄乐意。
他的底线其实比景澄想象的要低得多,因为清澈的女大学生澄没有意识到,贺明霁真的把和她的第一顿早餐当成了正式谈判——
抛出苛刻的约法三章,二十岁的、独立生活经验丰富的妹妹理所当然厌恶束缚。
她只带了一个鼓鼓囊囊的登山包回来,谁看了都知道她没打算留下来。
贺明霁早在两年前就认识到了妹妹的洒脱。因此,他在“谈判”后又表现出了退让。
她很聪明,会捕捉到的这份退让的。
谈判最棘手的不是被拒绝,是对方根本就不愿意谈。当景澄因为内疚答应一起吃晚饭的时候,贺明霁确认,“留下”是能谈的,或许妹妹会“要价”,这很合理,他没真打算用不平等条约束缚她。
想去玩,他有投资几家朋友的静吧club会所。
想喝酒,别墅的地下室有空间改成酒窖。
要晚归,报备一声让他去接就好。
所以,除了喝醉后变成笨蛋,再把他(或者别人)摁倒跨坐,其余的都能妥协。
贺明霁的底线是,景澄不再默不作声地离开两年就好。
很多年来,一起长大、他最亲近的、就只有这个不同姓氏的、也毫无血缘的妹妹。
这件事情,六岁时,期待着胖白球叫出哥哥的那一刻就注定了。
-
老洋房的梧桐沿着城市干道生长,商场镂空的金属外立面也被树干掩映,贺明霁把车停在了廿秋,饭后消食,所以他们是走过来的。
虽然景澄觉得喝茶修仙的贺明霁没有消食必要。
她溜溜达达地和贺明霁走一块儿,听到他问:“要不要也去拍个照?”
“嗯?”
景澄顺着他的声音看过去,中秋节还有一个多月,商场的前广场已经升起一颗巨型玻璃球,足有七米高,模仿月相亮起了半边的银色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