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虚望望天,仔细感受本尊这会儿的心理活动,耿直道:“本尊这会儿在骂人。不是因为底下的人办事不力,单纯是破防了。凭什么以前就没这样的待遇,不公平啊。”
以前的敌人二话不说想捅她刀子。
现在的敌人二话不说就捅自己刀子。
据说创业都有个新手保护期,本尊没享受到的,全让她享受了,本尊能不破防吗?
夏侯御:“……”
有没有一种可能是敌人太弱了呢?
要不是杉永郡冒出罗三这个超级变数,说不定这会儿都能打到启国王都了。中部小国确实比西北小国富裕,但国家国土面积搁在这里。弹丸之地又能冒出几个天纵奇才?
罗三,也就一个罢了。
真正的难度要等拿到第一块国玺开始。
拿到国玺意味着正式建国,摆脱乡下军阀的身份,有了上牌桌的资格。这时候,其他国家才愿意正视两眼。否则的话,草台班子永远只是某地的小军阀,不值得重视的。
“……哪有人会嫌简单?”巴不得敌人都是智障,随便打打就能结束这漫长不见天日的黑暗乱世,天生嗜血的毕竟少数,厌恶战争才是多数,“咱们运气确实不错。启国几次覆灭,几次复国,全仰仗二十等彻侯暗中相助,威慑邻国不敢侵扰。如今没了仰仗,无罗三这等奇兵,朝中尽失人心……御以为,恰逢其时!天予不取反受其咎啊!”
罗三这种“半吊子”都让人头疼不已了,不敢想全盛状态的二十等彻侯有多棘手。
万幸,这彻侯死在【醍醐灌顶】之下。
启国这几年国力迅速衰落也与此有关。
最大底气没了,可不就昏招频出?
沈棠听出夏侯御真正想表达的意思。
她道:“再等等,快了。”
不仅是夏侯御,分公司这边的文武都想攻打启国王都,对目前隔靴搔痒式的蚕食速度颇为不满——东吞一点地盘,西吃一点土地,这速度要猴年马月才能敞开手脚大干?
这边势力背靠康国,是好处也是坏处。
好处就是不用愁支援,要钱有钱,要人有人,失败了还能卷土重来;坏处就是新人容易焦虑,内心总担心赶不上老人,最后连功劳也要低老人一头。这个,谁能受得了?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谁不是在暗地里较劲儿啊?
老人能统一西北西南,这边怎就不能统一中部东南东北?人嘛,总有梦想的。康国的名臣名士传都出第二册 了,第三册也在筹划当中。按照这个速度,何时能轮到他们?
十年寒窗磨一剑,今朝出鞘试锋芒。
立国,就是迈出关键一步。
真正上牌桌跟中部其他国家掰掰腕子。
夏侯御是稳重之人,连他都开始说这话,可想而知其他人是个什么态度。沈棠不能一直锁着笼子,猛兽该出闸的时候,就该出闸。要是关太久了,反噬饲养者也未可知。
他不可能背叛,但不代表其他人没意见。
意见相左被无限放大,不就是立场相悖?
她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总要留时间准备,不能叫将士们饿着肚子打仗。”
否则将林风调过来作甚?
第1353章 猛兽出闸(中)
夏侯御闻听此言,瞳孔蓦地一缩。
喜悦几乎压抑不住:“主公此话当真?”
沈棠摆摆手,淡淡道:“这事儿怎会有假?不过,子宽先不要对外透露,特别是那几个整天坐不住找公西仇挑事儿的……虽说武者好战是天性,但仗总有打完的一天。他们的性格要磨一磨,压制住了,日后才能省心些。”
话中透着点儿宠溺,也有点无奈。
若不能尽快让这边的步调跟康国一致,日后两方融合还不知有多少麻烦。越是庞然大物,越容易毁于自身。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稍不留神就可能走上武国的后尘。
说来说去还是要怪云达这个老登。
要是没他横叉一脚,沈棠完全能照着自己的步调经营,彻底掌控一块地盘再去吞噬下一块。打下一块新地盘就好比往原有的地基撒上一层沙土,新鲜松软的沙土要用木桩子来来回回夯实。地基打结实,方能平地起高楼。
一边是迫切倒计时,一边是新势力不稳。
分公司这边的武将还各个嗷嗷要打仗。
沈棠作为主公,她能不愁吗?
考虑到人心问题,灭世倒计时这事儿连元老都瞒着,唯有少数几个知情,更别说还未彻底磨合好的新班底了。这种时候,沈棠就格外想念顾池——这件贴心小棉袄会主动替沈棠拉仇恨背锅,自己去当那个同僚嫌的恶人——可惜能被动读心的文士就他一个。
栾信倒是可以暂时cos顾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