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退下,让朕来(2849)+番外

作者:油爆香菇 阅读记录

为何如此笃定?

崔熊心声一片安静。

这是高度戒备的特征之一。

_(:з」∠)_

用读心言灵窥探外人心声,遇见个高手还会被察觉,顾池的文士之道就没这顾虑。别看栾信不喜顾池,但他的文士之道用得顺手。

崔熊送来戚国国玺,沈棠也不能小气,先说好话,又安排杏林医士给他看诊。年轻人不能仗着身体好的本钱就瞎来,容易留隐患。

崔熊再一次行礼谢恩。

至于崔熊送来的戚国新主遗体?

他上位就两个多月,王陵都没动土呢,不好跟上一任戚国国主挤一个地宫,沈棠更不会出钱给他修建符合身份的陵墓,干脆在附近找一处山清水秀的风水宝地就地安葬。

立个碑,也方便后人拜谒。

因为是采用康国比较流行的薄葬,外人也不能苛责沈棠,崔熊自然不会反驳什么。

当然,这不是崔熊此行的真正目的。

尸体只是捎带送的,国玺也只是投名状,真正的目的还是试探沈棠口风——康国的制度跟西南境内截然不同,最明显一点就是地方税收,这也关乎着各个本地世家利益。

崔熊其实不想来,但他不得不来。

其他人将崔氏推出来就是当出头鸟的。

他只是刚起了个头就被沈棠压下。

“此事先不提。”

崔熊唇瓣嚅嗫两下,垂首告退。

栾信师生也没有在营帐久留。

他们出来的时候,却看到本该离开的青年就站在不远处,视线越过栾信落在他身后侧的苗讷身上。苗讷一看这眼神就意识到不妙。

不是,她一句话都没说呢。

最后一点儿侥幸心理也在崔熊那句问候中消散:“近来两月,宝君过得可还好?”

苗讷放弃挣扎。

但她的伪装是祈中书给的,不至于被人一眼看穿吧?更何况是连口脂颜色都分不清的崔熊:“是谁把我的真实身份告诉了你?”

崔熊看着她轻笑,语调跟往常比多了点苦涩:“三年了,你什么气味我认得出。”

“你只是叫崔熊,你又不是熊?”

怎么也没想到是气味暴露了身份。

第1315章 吃谁的饭?(中)

“崔郎这话未免过于轻佻了。”

栾信反应慢一拍,伸手拦在苗讷身前。

靠气味认出苗讷就是游宝,乍一看是没什么,顶多说一句崔熊嗅觉好、记性好,但要鸡蛋挑骨头也能说他举止轻浮。未婚男女得接触多频繁亲密才能深深记得对方气味?

哪怕二人发乎情止乎礼,但在外人听来却不是这么回事。栾信的脸色不太妙,语气也多了几分冷淡:“崔氏乃是西南大族,想来家教不会差,若是再有第二次,栾某也不介意舍了脸面,跟你外祖你父亲好好谈一谈此事。”

崔熊小脸发白。

似乎没想到还会有拦路虎。

“不知栾公如何称呼?”

崔氏情报有涉及康国王庭几个重臣的相貌特征,即便画像辨识度不高,也能凭着独一无二的文心花押将人对号入座。栾信虽为吏部尚书,六部之首,但存在感却不咋高。

据传言,此人温润敦厚,平易近人,是康国朝臣中为数不多的和善人。自己跟他无冤无仇也无交集,为何一见面就对自己生意见?

思来想去也只能是因为“游宝”了。

栾信道:“希敏是我学生。”

这个答案让崔熊眼前一黑又一黑。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师徒关系在当下仅次于血缘关系。在栾信跟前放肆,这跟直接得罪“游宝”生父有什么区别?崔熊也没有犟嘴辩解,只是拱手行礼,乖巧道:“晚辈崔熊,见过栾师。”

他顺杆子往上爬,这下轮到栾信不舒坦。

“别乱喊,你我能有什么关系?栾某哪有资格让崔氏长公子喊一声‘栾师’?”栾信不客气地直言拒绝。他说话腔调四平八稳,不紧不慢,隐约带给人极大的心理压力。

至少崔熊后背已经冒出了一片汗水,紧张与忐忑全部掩盖在日积月累的平静之下。

他紧张到眼前发黑:“晚辈与高足有数年婚约,平日相处发乎情止乎礼,并无任何僭越之举,更无轻佻怠慢之意。她此前……跟晚辈不告而别,失踪离开两月有余,晚辈无一刻不挂念。不曾想会在此地骤然相见,这才激动之下情难自抑,还请栾公明察。”

栾信忽略大段大段发言。

他只在乎一件事情。

“跟你有婚约的人是游氏。”

崔熊的天是塌了又塌,整个人僵硬。

栾信继续道:“崔郎这是拿我取笑吗?即便栾某甚少在外走动,也知道希敏出身西北小族苗氏,更是家道中落多年的寒门小户,应该是不大可能与崔氏长公子定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