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谷仁说他的家业可以让几个义弟继承,但在晁廉心中,还是大哥孩子更名正言顺。自己未经他们许可便做了决定,自然要跟人谢罪。年轻妇人听完却无意外之色。
她如释重负地道:“子义身故消息传至上南,阿父便跟我商议过这事儿了。”
丈夫一死,顶梁柱倒塌。
孤儿寡母没有武力傍身,在乱世就是待宰羔羊,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手中还算有分量的筹码换取安身立命之所。所以当祈善派人暗中联系,他们便决定投奔沈棠阵营。
年轻妇人面露羞惭,冲晁廉行了一礼,说道:“这事儿该是我向小叔道歉才对。”
为了保全自身和几个孩子,她将丈夫生前和一众兄弟打拼十数年的家业拱手让出,她心中自责。小叔没有责问已经让她羞愧,没想到还反过来跟自己谢罪,受之有愧。
“阿娘,你们都别说了,真要怪罪也该怪罪儿子!”谷仁长子见此情形,干脆将罪责都揽到自己身上,他作为阿父唯一成年的长子,若有修炼天赋,也不至于撑不起门户,如今这局面,也跟他无能有关系。
三人争执不下,又是一阵伤感。
直到晁廉开口说要留下照拂这一家子。
年轻妇人虽心动,但也知道不可,他们不能用恩情束缚晁廉:“府上一切皆安。”
晁廉担心:“可是……”
年轻妇人道:“念在子义的面子上,沈君也会善待家中上下,加之你侄女和侄儿天资尚可,用不了几年就能顶立门户。”
长子虽无天资,但小儿子和小女儿有。
这也是府上未来的希望。
第881章 能修炼的墨者(上)
“天地广阔,征程遥远,子义生前也常道‘好男儿志在四方’,小叔不该被束缚方寸之地。”年轻妇人语重心长地叮嘱。
情真意切,说得晁廉眼眶又泛红。
谷仁长子只能站出来打破沉重气氛。
“晁叔什么时候这般多愁善感了?难得团聚,应当开心才是。近日让庖子跟官署后厨学了几道素菜,晁叔可要尝尝。”府上丧仪未撤,众人都在丧期,饮食只能素淡。
祈善没短缺这边待遇,哪怕他们不能沾荤腥,饮食也尽量给到最好,不给外界挑刺。晁廉明白大侄心意,表现出兴致。
大侄起身道:“我去后厨催催。”
厅内只剩晁廉和谷仁遗孀。
“嫂嫂可有想过日后?”
有些话题,他要避开大侄儿。
年轻妇人一下子就明白他的暗示。
“子义临终可是有说什么?”
晁廉摇摇头:“彼时战事紧急也没来得及留下遗言,只是大哥在那之前有提过,说嫂嫂风华正盛,若他在屠龙局有个好歹,嫂嫂趁着年轻再觅良人,莫要耽误光阴。”
这个时代寡妇再嫁很正常。
特别是有过生育的寡妇更受欢迎。
这证明前任丈夫八字轻,承受不起寡妇的好命,只有真正命贵之人才能压得住。若她愿意,多得是世家大户来说媒。晁廉希望嫂嫂活得轻松些,但更会尊重她的选择。
年轻妇人苦笑:“这像是子义会说的话,只是他新丧堪堪半年,我哪有心思考虑再嫁?退一步说,即便我愿意再找,也很难找到比他还磊落又合我心意的良人。如今只想将子义留下的三子二女好好抚养成人。他们发自内心尊我为母,我岂能弃之不顾?”
三子二女,只有最小的女儿是她生的。
前头两任夫人都是好人,留下的孩子秉性也纯良,从来不为难她这个继室,对她尊重孝顺。真心换真心,只要自己养好他们几个,日后还会是府上受人尊重的老封君。
相较之下,再嫁不啻于豪赌。
万一她在新夫家有个三长两短的,谷仁旧部也不好替她出头,一句“家事”就给堵回来了。若她还是谷仁未亡人身份,一切又都不一样。此事连她的父亲也大力支持。
小叔的好意她心领了。
晁廉:“清之失言,还请嫂嫂原谅。”
二人便默契地再也不提改嫁之事。
晁廉在府上住了三天。
第四天,收拾行囊准备启程。
确认嫂嫂侄儿处境安全,上南也有了可靠的新主,晁廉也就安心了。他心中还挂念着六哥和十三,不能在这里逗留太久。这期间,四宝郡官署都没有过问晁廉的去向。
直到晁廉动身离开那一日。
谷仁几个孩子和遗孀出城为他送行。
晁廉上马之前,注意到大侄儿神色欲言又止,有什么话想跟他说。他蒲扇大掌轻拍大侄儿背心,道:“男子汉有什么话就说,勿要吞吞吐吐,大哥就没你这么扭捏。”
大侄儿鼓起勇气。
“晁叔何时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