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家宠媳:帝后嗑CP啦(47)+番外

作者:笙浅 阅读记录

当着亲儿子的面,太后也不隐瞒。

“卫家是哀家母族,卫巡抚是哀家的兄长,这些事皇上能告诉哀家,哀家却不能多问,这叫避嫌。”

到底隔了层肚皮,就不能无所顾忌。

这些话太后也只能跟清王说。

“母后先别担心,舅父行事谨慎,不可能如此糊涂,舅父从小小县令到一州巡抚,太容易遭人妒忌,此事定有隐情。”

清王所说与太后所想大差不差。

“哀家也是这么想,前些年战乱不断,武将尚能提刀持剑上战场一酬壮志,像你舅父这样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空有满腔忠君报国之心,肩不能提手不能扛又有何用。”

“如今虽不能说外患已全部肃清,但大周还算安稳,皇上有心有力治天下了,像你舅父那样的文官机会终于来了。”

“承蒙皇上信任,将你舅父从知县提拔为巡抚,哀家不相信你舅父会这么糊涂。”

想起战乱那些年,太后面上难免露出唏嘘之色。

清王心下嗤之以鼻,笑太后天真。

这天下有几个人当官是为忠君报国。

卫振远在岭南,天高皇帝远,又是太后兄长,多的是人巴结。

他能拒绝一次两次清王相信。

那十次、二十次呢?

就算一开始不会迷失本心,一旦尝到其中滋味,面对诱惑有几人能拒绝?

“母后说的有道理,儿子也不相信舅父会做出这种事情。”

“既然皇上已经让太子亲自前往岭南查探虚实,想必皇上心里也跟咱们一样相信舅父,您不用担心。”

“哀家就是不放心所以才将此事告知于你。”太后神情凝重:“你说的没错,或许皇上心里也是相信你舅父,但是太子……”

“母后是不相信太子吗?”

“不是不相信,而是哀家知道皇上会顾念哀家,太子不会。”

不管是白狸,还是秦竖,太子从未看在她这个皇祖母的面子上行违心之事。

这一次恐怕也是如此。

清王看出他这个母后嘴上说得再好听,其实心里想的未必跟嘴上说的完全一致。

“母后不用多心,太子虽心冷了些,但是大公无私毋庸置疑,倘若舅父真的是遭人陷害,相信太子会还舅父一个清白。”

太后委婉道:“哀家就担心太子在调查的过程中万一受人蒙蔽,一旦如此,后果不堪设想。”

清王已经猜到太后打算。

但他不想自己说出来。

有些话要太后自己说,万一出了问题,也有太后为他兜底。

“儿臣以为母后完全可以放心,以太子的能力手段,应该不至于受人蒙蔽。”

太后默然片刻,也不再跟儿子拐弯抹角。

“哀家还是不放心,你派几个可信之人走一趟t,暗中查查此事,哀家才能放心。舒清,此事哀家就仰仗你了。”

舒清是清王的字。

“母后信任儿子,儿子知道,只是……”清王犹豫:“此事皇上并未让外人知晓,若是皇上得知儿臣派人去岭南暗中调查此事,儿臣恐无法跟皇上交代。”

“这是小事,若是皇上问起,你只管说是哀家的意思。”

她担心兄长人之常情,皇上知道就知道了,也定能理解,不至于为此发难。

清王要的就是太后这句话:“好,儿臣这就去安排。”

“去吧,如果有什么消息,你记得让人提前知会哀家。”

顿了顿,太后又道:“哀家比谁都希望你舅父是被人污蔑,否则,哀家就真的再也无颜面对皇上。”

清王郑重点头:“儿臣定会竭尽所能为舅父洗清冤屈,不会让母后为难。”

“好,哀家相信你。”

第35章 舍下老脸求她原谅

清王府。

庆行远听到清王的安排,面露不赞同。

“王爷,不可,您太急了,属下以为您应该尽快将跟着太子的人召回。”

庆行远在危难时刻救过清王几次,清王发现他有谋士之才,就将此人留在身边。

他也确实从未让清王失望过。

有他在其中周旋,清王才能顺利在短时间内培植起自己的势力。

因此,清王信任庆行远,对于庆行远的谏言,也能听进去几分。

但是这次,清王却觉得庆行远太过小心。

“本王知先生向来谨慎,但是如果没有把握,本王也不会冲动行事。”

“就算最后事败,还有太后为本王作证,无人会怀疑到本王头上,先生放宽心。”

已经派出去的人,清王不可能召回。

今日去见太后,如愿给自己留了条退路。

此时中途放弃,不是他的行事作风。

庆行远还是劝。

“王爷,不说太子武功不弱,寻常人伤不了太子,就说太子离京,身边必定带了高手,属下以为王爷兵行险着,实在是没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