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皇家宠媳:帝后嗑CP啦(148)+番外

作者:笙浅 阅读记录

祖父更希望她日后嫁一个寒门子弟,当然前提是人品好。

武圣安各方面都挺让人满意的,除了年纪大了些,还有就是人品有待商榷。

岑悦宁现在也不着急让家里人知道。

等她找到机会先了解武圣安的人品,再看看人家是否对她有意,有了后续再告诉家里人不迟。

-

永宁二十一年三月二日,辽南王、蒙汉王以朝廷草菅其儿子命为由,正式向朝廷宣战。

起兵书字字泣血。

罗列自己为大周呕心沥血守护边境,到头来天下大定皇帝就要削藩,半点不给他们留活路,连他们自己送往京城替他们尽忠的儿子都不放过。

半点不提他们企图脱离朝廷管控,私自结盟,让儿子勾结朝臣之事。

没过两日,翰林院一封述情文书在民间传阅。

这些年,大周百姓生活富足,也没有苛税杂役,比起总是找借口不向朝廷纳贡、明里暗里招兵买马的两王,他们更愿意相信给了他们好生活的朝廷。

民心安抚完了。

朝廷开始着手反击击。

三月五日,周明帝着令高国舅统领八万精兵从京城出发,剿灭叛王。

“郡主……”

一身戎装,英姿飒爽的冰凝郡主与高国舅还有另一位副将张奇并排骑在前头。

听闻高国舅的称呼,冰凝郡主脸一肃,双手一搭做了个标准的听令手势:“将军,末将在!”

“……”

与张奇交换了一下眼神,高国舅轻咳一声:“没事。”

冰凝郡主态度这样端正,他们实在不忍告诉她,或许都不用走到蒙州,这场‘战争’就结束了。

-

辽南王前两日就带了三万骑兵和八万步兵到蒙州与蒙汉王汇合。

另留一万骑兵和七万步兵镇守辽州。

韩忠顺麾下的六万步兵就被留下了。

有人觉得憋屈,到韩忠顺面前抱怨。

“将军,你说王爷到底是什么意思,吃的、穿的、军饷方方面面都一视同仁了,为何有立功得到机会还是不想着咱们?”

韩忠顺反问:“谁跟你们说王爷对咱们一视同仁了?”

“这……”不是明摆着吗?

最近这段时间,骑兵营的骑兵有的他们也都有,甚至还要更好。

不是王爷打算重用他们了吗?

这六万步兵都是韩忠顺在管,他们虽是效忠辽南王,但听的是韩忠顺的令。

韩忠顺还未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告知他们。

暂时也不打算说。

“再过几日,你们便都明白了,现在无需多说,等着就是。”

韩忠顺想到前几日送到他手上的那封信函。

太子殿下虽招揽了他,可在这种关键时刻又没有用他。

要说太子不信任他,可信函中却说,过几日让他等着协助朝廷派过来的人治理辽州。

若不信任,太子不会将此事告知他。

既如此,他就原地待命。

第116章 可惜你没机会了

蒙州。

辽南王跟蒙汉王也早就收到高国舅领八万精兵征伐他们的消息。

此时在蒙汉王府邸,两王正在商讨接下去的攻城计划。

“熊兄,本王以为咱们不应等朝廷的兵马到了再行事,现在就可以破开甘州、原州的城门,随即一路北上。”

“宇文兄切勿着急,你我二人兵马合计起来有二三十万,区区八万兵马有何为惧,现在在天下人眼中,咱们是反王,将士们再忠诚,担个叛贼的名头,心里到底不得劲,现在于我们而言,士气最重要。”

熊启麟喝了口酒,继续道:“等朝廷的兵马到了,咱们一并收拾了,这才能鼓舞兵心。”

宇文苍皱了皱眉。

“本王不这样认为,朝廷八万精兵一旦于甘、原两州汇合,就变成了十几万,到时再攻城,胜算就没有那么大了,夜长梦多,本王还是觉得应该趁着朝廷的兵马到来之前攻城。”

“宇文兄未免太小瞧本王了,你焉知甘、原两州没有本王的人?实不相瞒,甘、原两州的一举一动都在本王的眼皮子底下,不过是跳梁小丑何足为惧。”

“行军忌太过自负,熊兄当知这个道理,若本王还是执意朝廷兵马到来前开始攻城,你当如何?”

熊启麟刚到蒙州两日,就屡屡与他意见相左。

而且每次都是他这个东道主在妥协。

本来宇文苍就因为自己最看重的儿子死在蒙州而对熊启麟心怀不满。

绝口不提,不过是以大局为重。

如今,熊启麟又是如此自负,宇文苍的火气当即就耐不住了。

熊启麟将酒碗重重搁在桌面上,冷声道:“兵心不振,兵马再多也无用,直接攻城若成功了还好,若是失败兵心受挫,等朝廷兵马来了,咱们是要束手就擒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