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当软饭绿茶(841)+番外

作者:一朵朵云 阅读记录

小芽妈是杨家老宅的厨娘,在杨家工作了二十几年。

为了不被察觉,那两天做的菜色都是重味焖烧加果汁凉饮。

小芽妈不知道钟家少爷是什么意思,但因为只是让她多放些盐,闹不出什么事她才答应。

事情虽然过去几个月,但她总觉得没那么简单。

哎……但愿没事。

过完圣诞,也预示着一年的结束。

时间一溜就到了79年的1月。

港市的股市动荡,经济飞涨,各局各所的人员大批更换甚至提早携家带口地逃亡。

有了7X2K的转型打头阵。

本地其他两大帮派也开始纷纷转型,殡葬业、地产开发、电影娱乐等等之类的各行各业百花齐放。

最吸引眼球的还是风月电影的兴起。

各大电影院随便买票都可以看。

林亦依以前还不明白为什么70、80时期会特别流行言语过分,又少布料的风月片。

又或者是枪战搏斗武打片子。

开电影公司还有投资商老板都是什么人?

什么身份背景?

不拍这些片子才奇怪了。

市民看的是刺激,其实是人家赚了大把钞票消遣时间拍的生活回忆录吧。

...

港市时局处于拨云见日的前夕,北边也迎来翻天覆地的大变化。

远在大西北白云农场的林捷和妻子舒予晴清刷掉身上的骂名。

赶在年前拿到批示文件回到了京市。

原来被封存的二层洋楼也归还给了林捷,只是里面已经被搬空,什么都不剩。

即使家徒四壁也让夫妻俩流下喜极而泣的泪。

舒予晴趴伏在丈夫肩头嚎啕大哭,心中百感交集,“老林,我们终于等到这一天了,终于等到了。”

“是啊,我们等到了,等到了啊...”

林捷拍了拍妻子的背,纵使男儿有泪不轻弹,在这一刻也终是忍不住。

老夫妻俩痛快淋漓的哭了一场,也哭尽这些年的苦熬。

家里来不及收拾,当天林捷就带着妻子去了旧友家。

许母知道林捷两口子回了京市,只是没想到这么快就找上他们家。

本来不想开门,但人一直在院子外喊,她也不好意思装没听见。

现在是中午,外面人来人往的被邻居街坊看见也着实难看。

许母走到院子里打开院门,脸上露出些笑,“哎哟,瞧瞧这是谁?

我就说一大早喜鹊登门有好事到,林教授、予晴快请进。”

话是这样说,但许母没挪半步,立在大门边挡了进院子的路。

林捷和妻子这些年早就见惯人情世故,根本不在意她是虚情还是假意。

“不用了,我们是来找许建昌,跟他打听个事,说两句就走。”

“有什么事进去再说,站在外面说话多招人非议?

天气又冷,建昌还没下班,他一会儿才能回来。”

真是讨人厌又来纠缠她儿子,许母笑脸略微僵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如常。

“张妈年纪大了,有些耳背,我在楼上隔得远也没听见,可别多心啊。”

说话间,不远处骑着一辆自行车的年轻人到了近前。

许建昌隔老远就看到家门口站着的两人,不敢确定是谁。

等到了大门口他仔细打量了一下才敢喊人,“林叔叔,舒阿姨,你们回京市了。

快请进,外面天寒地冻的,进里面说话。”

他一边招呼人,一边把自行车往里推。

许建昌打心眼为两位长辈高兴。

许母不欢迎俩人也要摆出好脸色,儿子回来了她也不好继续挡着路。

再说了今时不同往日。

现在林家人恢复了身份和工作,以后抬头不见低头见。

面子上还是要过得去。

她露出两分虚假的笑,又招呼一声,“林教授,予晴,快请进吧,别站在大门口了。”

三请四请,林捷和妻子不好再推迟。

跟着进了院子,然后上台阶步入许家的大厅。

许家的房子和林家都是红砖二层老式建筑,以前的学究派系请留洋回国的建筑师专门设计。

实木家具、木地板、抽水马桶浴缸一应俱全。

许家人看似热情,但毫无待客的意思,林捷直接表明来意,“建昌,这次来是想问你拿亦依放在你那的照片和另外两件东西,多谢你费心保管。”

许建昌看了一眼许母,也没听见母亲让张妈倒茶水,脸色有些尴尬。

“林叔叔,你客气了,我上去给你拿,你等我一下。”

许建昌快速翻找出林亦依邮寄给他的信件,确定里面的东西还在就快速下楼。

眼看着要到午饭时间,林捷拿了信件就跟着妻子直接离开。

冬日里的阳光没有多少暖意,照在路边积雪上还刺人眼球。

老夫妻俩回到家,打开信封看到里面的一张全家福还有两张地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