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当软饭绿茶(555)+番外

作者:一朵朵云 阅读记录

等到80年代中后期,这个世界和她原来的世界大致走向会相像吗?

要是相像就真的又糟心又烦心。

她原来的世界,根据学过的近代史,从八十年代起到回归之前,北边的普通人是绝对不可能有机会通过正式渠道去港市的。

除非是工作调派,普通人只能按需要申请单程证去港市,这个普通人是有特定含义:部分华人华侨和公务人员。

审批极其严格。

要真那么容易过审批,就不会有人偷渡了。

港市人到了八十年代中期以后可以靠回乡证自由来回北边,不再像以前那样层层盘问检查审批,填写大半页的详细资料。

可这个世界会跟她原来的世界一样吗?

可现实是两个世界的教科书不一样,地名省名不一样,历史人物有其事没其人,林亦依不敢过于憧憬幻想美好未来。

就算一样,等到85年以后,距离现在相隔8年,林亦依不确定赵盛会不会另娶妻生子。

到时候她又该怎么自处?

要是赵盛感情如一,分隔8年的夫妻还能有情爱,简直是.....

跟男人赌天长地久的情情爱爱,林亦依觉得自己可以凭借她学渣的身份考上华清大学。

真的。

再退一万步讲,夫妻俩相隔8年都不变,凭借男人持回乡证一年回北两三次,这种聚少离多的日子又能坚持多久?

一年365天,见面30天,剩下的日子呢?

她要一个人孤零零的在北边生活到97年吗?

思绪飘远,林亦依不想再想,视线移向托儿所的围栏处,看到她的两个小肉团子靠坐一起的画面,心里蓦底涌上一股温暖。

思念想念怀念,年年念念...

第398章 浅圳的院子

傍晚时分。

林亦依花了整整半天的时间把所有关系理清,最后选择保持沉默。

抬头望向如蟹青壳一般的天空,怔愣了一会,又低头看向手里被她从梨花巷子打包装好的晚饭。

但愿她今天能在睡着之前等到他回来。

……

赵盛披星戴月一连在外忙活了一个星期,深更半夜把祖坟重新挖开搬出那三箱金疙瘩,又连夜装在货车上运送到金鸡镇的院子里。

藏在泽县鸦儿胡同院子地窖里的几箱东西,赵盛精挑细选了一些值钱又经磕碰的玩意。

带到金鸡镇裹好油纸,装进掏空内里的木桩,用沙土填满空隙,最后用生石灰拌米汤做的粘合剂使两段木桩拼接在一起。

如法炮制,六根半腰粗,一米多长的木料全部拼装好,万事备齐,只等着几日后接到南边地契办妥交接的电话,赵盛就要动身前往宝安县浅圳。

夜风习习,月照中天。

赵盛回到家属院已经是夜深时刻,走廊窗下燃着煤球的炉子,散发出的热意,一点点驱散他多日的辛劳与疲累。

轻轻开锁,进屋,桌上为他而点燃的煤油灯,随着开门带进去的风,摇曳了几下。

……

次日,晨光暗淡。

林亦依从男人熟悉的怀抱里苏醒,被他紧紧抱裹住,仿佛她是他身上的一部分,是他的血与肉。

他们生来就是这样契合相拥,林亦依心头泛起雀跃又备受煎熬。

“你回来了?”

赵盛低头与她四目相对,轻笑一声,“说的什么傻话?我天天都回来。”

可只有今天,当她睡醒的时候他还在。

林亦依朝男人露出灿烂笑容,喃喃自语,“嗯,你每天都回来。”

“过几天就是小家伙的生日,我们一家去拍全家福吧。”

赵盛眉宇舒展,轻嗯一声,不苟言笑的面孔多了些温和。

考虑到后面去南边的不确定性,赵盛直接把时间定在今天,“下午我会早点回来,接你和儿子去照相馆。”

“好。”

林亦依回抱着男人,嗅着他身上的气息,让自己暂时陷进去。

不过很快又挣脱这个让她沉迷放松的怀抱,夫妻俩一起吃过早饭,然后就如往常一般,男主外出工作,林亦依在家享清闲。

听广播,看书,写了些东西,时间一晃而过。

等到下午,赵盛提前完成货物交接从托儿所把双胞胎接走,然后回家属院带着林亦依去照相馆。

一辆自行车坐四个人,墨崽被捆在男人前胸,佑佑坐在挂在前面横杠上的编织筐里。

有赵盛在,小家伙的活泼好动都收敛许多,一路晃荡到照相馆,踩着傍晚光线最柔和的时候拍了好几张。

佑佑和墨崽的双人照,她和赵盛的双人照,还有彼此的单人照以及全家福。

洗照片的时候林亦依特意让照相师傅多洗几张尺寸不一样的,还定了相框。

因为这两天男人的工作时间稳定,在家的时间,林亦依就把赵盛当人形抱枕,日日夜夜甜蜜黏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