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行吧,我留不住你,你这会肚子饿吗?我给你下碗面,坐汽车去省城要三个多小时。”
“不……”才说一个字,肚子不配合的响了。
马冬梅脸上有些臊得慌,干巴巴说完最后一个字,“饿。”
林亦依噗嗤笑出声,“你跟我客气什么?走,我给你做吃的。”
拉着妯娌的手去了厨房,生炉子烧水,“你吃大碗还是小碗?”
马冬梅看着她手里拿着的两个差不多大的面碗,“我吃不下这么多,一小小碗就行。”
装这么大一碗面,要吃人家好多细粮。
林亦依按自己的分量煮面,又窝了一颗鸡蛋配上一把葱叶当青菜,拿出早上她没吃完的馒头蒸热。
“要不够就再吃两柿子吧。”面条要留给双胞胎当辅食,林亦依就没说什么不够再煮的话。
“够了,我包里还有带的干粮。”马冬梅端着碗坐在小炉子边烤火吃面,林亦依坐她旁边看着,脑子里想了十七八种假设。
瞒下去,等马冬梅自己发现。
或者告诉她,打碎她的幸福。
破坏她和赵力的夫妻关系,可是然后呢?
马冬梅要是选择离婚,她需要咽下丈夫的变心然后独自面对外界的污言诋毁。
两个儿子她放的下吗?赵力会允许她带走吗?
就算带走孩子,回到娘家,不会被家里兄嫂嫌弃说闲话吗?
谁家都不富裕,也不会养一个出嫁的姑子还带两个分口粮的拖油瓶。
几天几月或许会,可几年呢?
然后肯定会催她再婚,什么歪瓜裂枣都相看一遍。
正常适婚青年谁会娶一个带两个儿子进门的女人?
家里粮食太多吃不完吗?
就算有这种人,他爸妈能同意?鸡飞狗跳收尾。
况且,下一段婚姻谁又能保证比这段好?
知道真相不离婚,相敬如宾各自履行对孩子的义务就是马冬梅最好的选择。
不是在粪坑找糖,就是在屎坑里找糖。
马冬梅吃完面,想着和丈夫的陌生,忍不住打听比较,“你跟二哥平时说话多吗?”
“这个多字不好定论,他性格沉默话少,基本都是我在讲话。”赵盛话不多,但别的行动多。
林亦依明白她的话,接着反问,“你跟赵力是不是没怎么沟通?也没什么信件来往?”
马冬梅点头,神情窘迫,“去年每月都有信,后面就少了,我读书不多只念了小学,写起来也费劲。”
二嫂和二哥都是高中毕业,自然是说得到一处,她问的什么蠢话?
少了沟通与联系,关系肯定会淡,慢慢被时间磨平消失。
林亦依歪头瞧她,看清她脸上硬挤又勉强的笑,混说理由,“我帮你看出问题了,你就是因为读书少,跟在学校读书的赵力有了差距,所以你跟他没话说。”
马冬梅脸上褪了几分血色,“…嗯,你说的…对。”
的确是这样,丈夫现在跟她说的话她都听不太懂。
林亦依拿问题引出目的,“所以,你也要学习,现在不是农闲吗?
赵聪的书本应该都在家里,你找出来自学,有不懂的就去问知青。”
“我这个年纪再读书太晚了,会被人笑。”马冬梅面色尴尬。
林亦依不劝她读书早晚迟否,只笑着扯起闲篇。
“我跟你在一块,你要是跟我讲种什么庄稼,干农活的技巧,我肯定接不上话,因为我没学过。
而我的生活也不需要会干农活种庄稼,所以我也不会去学,这样一错,我们俩几乎没有共同话题。”
“你现在的日子就是种地,靠种地挣工分养活自己。
可赵力现在已经变成靠读书养活自己,他的生活已经不需要种地。
而你还停留在他不需要的这件事里,那么,你要想和他说上话,那就要跟他一样学习,否则你们能聊什么?”
林亦依也不知道自己东拉西扯说了一堆什么话,但这是她唯一能做的。
与其害怕未知,不如充实自己面对未知。
“距离赵力大学毕业还有一年半,你已经落后一年多的时间。
所以要抓紧学习,挤出每一分每一秒拼了命的去学习。”然后到明年参加高考。
时间线也合适,77年11月底高考,78年3月开学,同年6月份赵力毕业,挣的工作刚好养两个儿子。
等大学毕业,分配工作能养活自己和孩子的时候就把工具人老公给甩了。
不走心当共同养殖合作伙伴而已。
后面的话林亦依只能在心中打小算盘,这也是马冬梅唯一改命的机会。
她已经帮她指过路了。
第370章 墨崽的好脾气
林亦依以为她跟赵力感情深厚,为了和丈夫有共同话题应该会努力啃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