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不是看爹娘天天干活辛苦,想去山里碰碰运气,给大家加加菜,找了些毛栗子,还别说香的不行,还有一些我放地窖了。”
林亦依岔开话题把炒好的板栗端出来放桌上,伸手就剥开两个喂铁蛋吃。
“好吃吧?”
铁蛋第一次吃毛栗子,眼睛瞪的圆圆的,只觉得格外香甜软糯,伸手接过毛栗子就自己开始抠着吃,他虽然没说话,但行动可是全部都说明了。
第33章 无处不在的绯闻
驴蛋和狗蛋看着新鲜东西,纷纷上手,“娘,这可真好吃,比烤红薯还香。”
一颗接着一颗的往嘴里送。
马冬梅不敢反驳婆婆,当没听见,只是接妯娌的话,“就是香呢,还甜丝丝的,嫂子,你从哪找的?”
后山她也没少去,还真没找到哪里有毛栗子。
林亦依也是碰巧捡到,“山里一棵树下,具体位置我也记不清了。”
马冬梅还想着先打听出位置,等两天空了她也去山里捡。
白得来的吃食,到时候她多捡点,给娘家送去,省的冬天不干活家里就只吃两顿饭。
王彩红本在气头上,发了一番脾气,这会儿听儿媳说起吃食,全然转移了注意力,一连也吃了好几粒,越吃越香。
这玩意看着不起眼,吃起来跟那红薯差不多。
填饱肚子才是大事,王彩红骂完人发了牢骚,语气好转一些,“没事少出门,毛栗子你捡了多少?”
林亦依估算了一下,“大概几斤。”
“你咋不多捡点回来?”
转眼一想这二儿媳有脸蛋没力气的,捡多了估计也背不起,再想起黄菊花说的话,赵大癞子长得那磕碜样,又穷又丑,失心疯了才会和这种人搅合,知道是没影子的事,但还是要看着点,花儿美了自然就招蜂引蝶。
要她家真出点这档子事,全家还要不要做人?
眼瞅着她的两个双胞胎宝贝疙瘩也快到了说亲的年纪,可不能出岔子,越想越心慌。
王彩红撇撇嘴眼色不满道:“老三媳妇,你得空了就去山里找找毛栗子,你嫂子没一把子力气,去了也没多大用处。”
还是把人拘在家里安心些,又不想让林亦依闲着,叮嘱道:“你就在家洗衣服做饭带孩子,扫院子,没事少出门瞎转悠。”
不转悠就不转悠,反正天也冷。
林亦依笑着脸好脾气般点头答应,当住家保姆哪能不受点鸟气?
她心态超棒,真的。
晚饭结束之后,赵家人各自回屋休息,一夜好眠,林亦依早上睡醒就见到窗外在下雪,她本来是南方人,现在穿书到了北方,身临其境的感受下雪,又新鲜又高兴。
等雪下厚了,她非得堆个大雪人。
林亦依看着雪景,村里人八卦着知青男主杨景峰背女主刘晴的事件,好像水滴落入油锅中,炸开了花。
乡下日子平淡而又繁琐,除了干农活就没别的娱乐项目,出点男女关系那档子的事,可不得把嘴说秃噜了皮。
个个描述的跟亲临现场一般,有的人没亲眼看见还后悔的跺脚,少了向旁人吹嘘胡侃的谈资。
一场风言风语连续好多日就没停歇,杨景峰和刘晴出了知青点,每天都要被村里人打趣问候,更直接的当面就问何时办喜事,烦的人耳根子都起了茧。
刘晴脸皮薄为了避开村里人,天天上下工绕路回知青点,天冷路滑还有雪,运气不好摔伤腿。
孙艳梅和王如兰当她是情敌,不使绊子都不错了,哪里肯帮着照顾刘晴,男主好心帮忙照顾,二人勾勾缠缠的,惹的闲话更加是说不清了。
接连几日的大雪,很快到了年底,临近新年,家家户户都在家休息算工分,准备分粮食,整个村的人抛开分粮的喜悦就是八卦桃色新闻的兴奋劲儿。
到了年底,王如兰作为计分员也忙碌起来,天天和赵书文拨着算盘,这事细详又麻烦,算错一点儿就容易惹麻烦。
整个赵家屯有六十多户,加起来差不多五百口人,还不等上头公社开完会,各家各户私下都在家算一年挣了多少工分。
赵铁柱没读多少书,赵母王彩红倒是会认几个字,但算数就把她给难上了。
坐在炕上翻来覆去翻记工分的小本子,几次算出来的都不一样,要不在家里算清楚,等去领粮食的时候那可就是计分员说是多少就是多少了。
到时候人多都急急忙忙赶着分粮食,多少工分肯定就会有误差。
赵家老三,赵力只读了个小学毕业,和他媳妇马冬梅半斤八两,算几十几百还行,数字多了真是乱的不行。
往年都是赵盛或者小儿子赵聪在家帮着算好,可这次二儿子人去外面跑运输了,小儿子上高中还没放假,根本不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