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美铃搭腔,“带回来了,早就收拾干净晒好了。”
白胡子老头接着说:“有这个还得配好参,辅以其他药材做成归气人参丸。
在入冬下第一场雪夜间睡前服用一丸,年后最后一场雪再服用一丸。
配山间雪水烧开之后吞服,今后年年如此。”
“药丸能制多少粒,就服用多少年,此为以身养身,方保康健无虞。”
“我先开退露汤,连服一周,45日以后开始喝八珍汤,三日一次,服够十次,改为五日一次,服够十二次即可。
转秋入冬喝五次羊胎汤,时隔半月一次,熬汤的水不能是井水,只能是山泉水,正午晒够一个时辰才能熬汤。
烧火只能用向阳木,不能用煤炭或者湿柴。”
一通医药用法用量说完,屋里人都惊了。
这可真不是一星半点的费功夫。
又是山头水,又是枝头雪的,神仙般的人儿才能得这精贵毛病。
“好,我都记下来了。”
赵盛怕有遗漏,跟白胡子老头又复述一遍,确定无误才放心下来。
除了繁琐一点,能治好就行。
就是这大冬天上哪去弄山泉水?山里也不给流啊?
“病人的身体情况,家属最好瞒下来,宽心少思才能活的自在。”
白胡子老头拿出木箱子里的纸笔,写好药方和两样补汤的方子,收了看诊费就跟着徒弟回了自家院子。
赵盛拿着用纱布包着的入药小物,抱着小缸也跟着去了老中医家。
他的参是百年好东西,可得守着他们磨药制药。
白胡子老头知道病人家属的用意,也理解就没多管,还倚老卖老指挥人帮忙把院子扫了。
因为人参年份长,只切了一半主参磨粉入药,剩下的一半主参封存。
至于参须全部留着给林亦依出月子后熬参汤照服。
赵盛守在屋里,偶尔帮把手,看着中年男人磨药材粉,催着赶着让人加班加点制药。
从下午到晚上,晚上到凌晨,得了做好的药丸赵盛心里才踏实。
不过药丸有点大,林亦依嗓子眼细也不知道吞不吞的下。
到时候少不了哄着她点。
拿出提前包好的两个红封放在中年男人手上,说了句费心了,然后就回了自家。
中年男人打着哈欠,熬着灯油加班,眼睛都要看花了。
十来个小时没吃没喝的干活,心里虽是怨声载道,但被高壮汉子守了一夜,愣是没敢停手里的活,熬到鸡叫才赶工完成。
拆开手里的红封,中年男人心里美滋滋,满腹牢骚彻底没了。
一张崭新的大团结。
两个红封就是两张大团结整整二十块,出手可真是大方。
没白亏了他捣药磨药一晚上赶工加点。
这活儿再来几回他也是愿意做的,不过可不能让他爹知道他收了红封,不然肯定挨骂。
赵盛回到家天都快亮了,熬了一宿也不累,看着手里的瓷瓶,神色松快许多。
悄摸进屋,几下脱掉衣服躺到女人身侧,把熟睡的人搂进怀里心里才多了几分真实感。
她还在就好。
赵盛抱着林亦依一起睡去,外界纷扰全然进不了他们的世界。
隔壁的两个小崽子闭着眼睛就开始喝奶,吃饱了又开始睡觉。
孙大娘是累的够呛,可不该贪了工钱来带啥奶娃子,一晚上起来三回冲奶喂奶。
还好双胞胎听话不哭闹,不然她真有可能连夜跑路。
林亦依睡了很久,起来的自然早,身子被人牢牢抱住,她只能窝在他怀里听他的心跳声。
沉闷而有节拍。
让她安心有依靠。
等到屋子被阳光照亮,男人才睡醒,不过怀里的人变成了枕头。
赵盛心里着急,慌忙起床出门找人,到了门口看清院子里的景象,笑意浮现在眼底,唇角上扬。
扣好衬衣扣子,趿拉着布鞋压下脚步声走到树下,看着躺排排的三个晒太阳的人,眼底的笑意更浓。
林亦依早上起来没事,吃过早饭就去隔壁屋子瞧小家伙,孙大娘给双胞胎安排晒早上太阳。
用纱布蒙住眼睛就把两小只放在太阳下正反面的晒。
林亦依搬了个椅子坐在婴儿床旁边,用手帕盖住脸,一起光合作用。
不过没晒一会儿就感觉有阴影投在身上遮挡了光线。
掀开脸上的手帕睁开眼睛看到背着光的男人,林亦依露出灿烂笑容,“你起来啦?要一起晒太阳吗?”
话一出口,又很快变卦,“算了,你还是别晒了,锅里有给你留的早饭。
你看儿子能分得清谁是谁吗?他们长得一模一样而且好像变大了一点。”
刚出生还能靠颜色分辨,现在感觉都变黑掉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