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穿到七零当软饭绿茶(383)+番外

作者:一朵朵云 阅读记录

赵父抽了口土烟,和老伴相视一眼,等着听儿子的答案。

之前听老二透的风声说会帮着弟弟在城里找工作。

可花钱花时间,也不知道具体什么时候能等到。

在家空等着只能混大了年纪,白耽误功夫,当兵每月有补贴,回来还能安排工作,怎么盘算都是个好去处。

更何况现在不是以前,当兵也不是马上就要上战场打仗。

赵聪想了一会,没多做犹豫心里很快就有了答案。

他对当兵这事谈不上多大触动,但他清楚在家务农的确没有未来。

“我去当兵,不过大伯是怎么突然想着提这事?”

见他同意,赵父赵母松了口气。

赵铁柱笑道:“你们这一辈,各个都有了出路,留你一个,家里人自然会为你考虑打算。”

赵聪不是很信这套说法,他大伯虽说是村长但绝对不是多管闲事的人。

年年都有当兵入伍,他去年夏天毕业,要真为他考虑,去年秋天怎么不提?

明显就是有小人背后支招。

至于什么原因,他跟小人心里都清楚。

赵盛比他大七岁,和他相处的时间不多,但对他多少还是了解。

他二哥做事绝对没有不抱目的的时候。

没用的人和事,他理都不会理,他前妻不就是被他无视到底。

人车祸没了,他除了打电话给大伯提了一句碑文刻字的事,面都没露。

有的人的离开对他来说不过是季节变换一般。

毫不在意。

赵聪同意去当兵之后,事情很快就提上了进程,等初九过完生日,紧接着就是报名,填档案,体检政审。

报名入伍的人很多,但有赵大伯帮忙,赵聪自然榜上有名。

过完年,老赵家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生活。

赵兴一家回了省城上班,赵盛和赵丽人回了泽县钢铁厂。

赵力是走的最晚的,到了工农兵大学开学的时候也是赵聪体检政审的时候。

所有人一离开。

家里就空了大半,只剩下老弱妇女儿童,林亦依跟妯娌还有两个侄儿以及公婆。

林亦依因为月份大了,身子笨拙,每日活动范围基本就是在屋里。

外面都是积雪冰面,去院子溜达都是不可能的事。

日子过的简直无聊透顶。

除了翻来覆去看几本闲书就无事可做。

泽县。

赵盛回城上班第一天就是跑原料矿厂,找老猎头定了几只活野鸡,不过是在三四月份要。

忙碌一天晚上回到泽县,交接完手里的工作,赵盛趁夜色去了徐厂长家里。

留下一株早就准备好的十来年年份的人参,说了几句不痛不痒的话就回了家属院。

到了第二天。

厂里出了一场小风波,不过因为大人物去世的消息八卦气氛明显压抑许多。

没像以往一样流言四起,翻腾上天。

去年运输队空出来的小两居早就被很多人盯上,不过因为不是自己部门的家属楼,大多数只能眼馋。

但没少有打听的人。

赵盛去年十二月底就抄底拿了房子,到了一月份别人都在忙年前的事,他把屋子也差不多收拾出来。

大物件都配套好了,只要带上行李就可以直接入住。

不过这一切都是悄悄进行。

等到年后放完假,惦记房子的人再来问,已经是别人的囊中物。

于是就小闹了一场。

赵盛的三年工龄还有四级职工级别都不够申请小两居的条件。

但他偏偏就是运气好。

运输队刚好空了这一套小两居,比他在运输队呆得久的老职工又早就分了大房子。

所以这事刚好就落他头上。

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就是这个理。

其实跟他一样可以申请这套房子的人还有一个人选。

就是张言力。

不过运输队的人对他风评不太好,存在些没摆在明面上的意见。

原因很简单,王大强被调岗退房的事情,风口浪尖上最快速度落好处的人是他。

怎么想都让人觉得里面有猫腻。

不论真相事实如何。

有这前车之鉴,运输队的人对他多少起了两分戒心和警惕。

一出手就让老职工鸡飞蛋打的角色,可不好惹。

反之,赵盛在厂里不多言不多语。

踏实肯干做好本职工作。

明面上没有拉帮结派巴结讨好谁的行动,更加没有与谁有过多私交。

对于唯一关系近一点的搭档贺期,人家也是个有情有义的。

贺期被抓进派出所两回,旁人避之不及。

只有赵盛跟贺期家里人来往,在家属院大门口说事的事情大家可都瞧见的。

加上运输队老好人关师傅的说话,对他领了小两居也没什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