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说了什么,林亦依不知情,但事情是办妥了。
回到农场,经过两天的治疗,林父精神好了许多。
因为明天就要离开,她直接说了几句叮嘱的话把苹果给了林父,见他吃完了以后作了道别,去了接待室。
刚走到门口。
林亦依就看见赵盛和一个中年清瘦女人已经等在里面。
幸好她是独自来的。
看着陌生的女人,林亦依有点僵硬,但还是笑着走了进去,没有先开口,只是默默盯着眼前的这个妇人,常年的辛苦劳作在她的身上留下了摧残的痕迹,但精神面貌还不错。
男人严肃着脸对着林亦依提醒道,“只能见半个小时。”
有什么话什么事都要抓紧。
林亦依点点头,视线就回落到了林母身上。
林母看见几年未见的女儿,似乎有点没认出,愣在原地,从前比她还矮一点的小姑娘,转眼就长大了,思绪好像又回到了从前,一家人在院子里聊天的场面。
下午被通知有人来看她的时候,林母就隐约猜到是女儿来了。
要不是因为林父的身体不好,想在弥留之际见一次林亦依,他们是无论如何都不会联系她,作为父母不能给女儿庇护,迫不得已送她去亲戚家避难,他们如今的身份只能拖累她。
她有太多太多话想说,无数句思念想表达,她好想她的女儿。
见到林亦依之前林母就幻想了许多,女儿长什么样了,多高多瘦,日子过的好不好。
她很想她,日日夜夜都牵挂着她,抱着一定要再见到女儿的信念才能在这个地方日复一日的煎熬下去,期待着与她的重逢。
来之前再三告诫自己,见面不要哭,可看到林亦依的时候,林母的眼泪不知不觉地就打湿了面容,轻念了一声女儿的名字,彻底崩不住,几步上前抱住女儿嚎啕大哭。
亲情戏林亦依是真不知道该有什么表现才合适,没有模仿模版,只能任着这个伤心的女人抱着她哭,右手一边边轻拍她的后背。
面对这种场景林亦依作为好久不见自己母亲的人,反应应该是流泪哭泣。
可她好像融不进去,没办法带动一丝情绪,内心毫无波澜,她没有被父亲母亲温柔以待过,她不会应对这种事作出应有的反应。
人的内心缺失,后天是怎样都弥补不了的。
第132章 谁是好性子的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见面时间规定只有半小时。
林亦依叫停了陷在自己情绪里的林母,和她拉开距离,坐着说林父的病情但没主动告诉林母她结婚的事。
怕听林母的念叨。
她也不管赵盛在一旁看着有什么想法,拿出包里剩下的一颗苹果轻声道,“苹果寓意平安有结果,象征着我们一家,以后我们会团聚的,不是在这里,而是在家里。”
“对,会相聚的。”不知道这一天什么时候会来到,林母还是坚定相信。
女儿真的长大了,和以前的性子完全不同,模样变化不大,人还是那个人,不知道受了多少罪才能把性子养成现在的样子,想起林母就又要忍不住心疼落泪。
男人对于林亦依把他当空气的举动,心里止不住的冒酸劲,办完事就扔,撂开他,眼带幽怨地盯住某人瞧。
林亦依觉得她太冷静冷漠了,再待下去容易让人生疑,她和原主完全是两个人,性子习惯肢体动作完全不同。
亲近的人会发现不对劲的端倪是迟早的事,但不能是现在。
她可以拿几年不见感情生疏做借口,骗人一时,但绝对不能相处太久。
侧头看向门口的守门神,对上男人视线又很快躲开,明明他是惯性的严肃冷漠脸,但她偏偏总是能细微分别他的情绪不一样。
猜他肯定又不高兴了,林亦依也不想将就他,假装没看见。
白天哄晚上哄,都快赶上吃饭的频率。
不能寄东西给农场里面的犯人,就算邮寄了也是交到管理人手里,这里不是世外桃源,是座牢笼。
进时有时,出时就不知道是多久了,没熬过来的一大堆,甚至在曙光前夕悄然离世。
劳累艰苦没有希望,身体的折磨还有精神上的羞辱。
时间过得很快。
看着林母吃完酸甜的果实,给她心里种下坚持的希望,林亦依轻声叫了声妈,就和她告别。
离开农场,在回镇上的路上,赵盛走在前面林亦依跟在身后,男女步伐不一样,很快就落开好大一截。
两人心里都藏着事,谁也不服输,林亦依觉得自己真的累了,她需要喘口气,不准备说话。
可男人憋着气,又等不到她的主动,从前他只要不高兴,她马上就会来哄他,现在对他全是敷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