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店开门时间是早上9点15到下午5点,只要8点半之前出门,就能来得及。
林亦依坐上3路公交车,2分钱的车票,每次后门打开的时候就会有人不从前门上从后门挤上车,逃票的被售票员抓住争吵一路,没个定性,最后站到了蹭车的也跑了。
看了一路热闹,挤了六站下车的时候,林亦依头发乱了,鞋子也脏了。
幸好她没穿帆布小白鞋,皮鞋面还能擦干净。
到了新民书店,安排带她的是个跟林亦依差不多的姑娘,娃娃脸小嘴巴,笑起来很可爱。
贺佳受她哥的嘱托,要多多关照一下林亦依,一大早就到了书店等着人来,看到来的是个提着个军绿色布包的大美人,贺佳眼睛都亮了,她哥说话是真不靠谱,这哪里是长得水灵,明明就是漂亮过头了。
第110章 风雨前的宁静?
贺佳走过去迎她,笑着道:“你是新来的临时工林亦依同志吧,我是贺佳,今天我带你先熟悉环境。”
林亦依回了一笑,点点头,和人礼貌打招呼,“你好,贺佳同志。”
贺佳带着林亦依把整个书店逛了一遍,书店不大,五六十平的样子,划分好几个区域,呈现一个回字形,每人坐在玻璃木柜台后,靠三面墙的位置是一大整体的书柜,麻放着整齐的红皮书还有各种名人语录。
闲杂书籍,文学小说,一概没有。
早晚上下班清扫地面,用鸡毛掸子扫尘,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事了。
一句话就是清闲。
因为大家都处于温饱阶段,教育制度也只到高中,工农兵大学是靠推荐,所以来书店的人非常少。
就算来了也没什么可买的。
林亦依顶替的是刘明华的工位,因为她快进入生产期肚子太大准备休假找人代班,要请两三个月的临时工。
贺佳每天回家在饭桌上都会闲聊工作的事,当趣闻闲资和家人分享,家庭氛围平淡而幸福。
贺期和贺佳不仅是两兄妹还都是话痨,开车时间枯燥乏味,贺期自然会把妹妹嘴里的谈资拿出来对赵盛提过一嘴。
林亦依的工作就是这样来的。
因为工作内容清闲,书店工资并不高,一个月只有18块,作为临时工就更少了只有几块钱。
到这以后,林亦依就是多了个听八卦的地方,其他柜台的人互相闲聊,她就跟娃娃脸大眼瞪小眼。
默默听着,时不时相视一笑。
她们是同龄人,自然就容易亲近,贺佳是个话头子,半天功夫就和林亦依混熟了。
工作时间,面对很热情的贺佳,林亦依一直笑着脸装文静,因为贺佳问的问题,都是超出她的回答范畴,外套哪里买的?鞋子哪里买的?
这都是原主的衣物,林亦依根本不知道,又不能太冷场,只能说成在家乡买的,这边没有。
引得人家小姑娘满脸失望。
遇到好看的衣物打听人家那里买的,结果买不了,这不是挠人痒痒吗?
不过还好贺佳没继续追究这个话题。
贺佳看林亦依包里只带了个水壶,好心告诉她一句,“你早上可以把午饭带来,后面厨房可以统一蒸热,这样就不用特意回家一趟。”
林亦依点头表示知道,对于别人的好心她都抱以微笑,到了饭点就直接去了饭店吃饭,包里有赵盛给的钱票。
花了两毛钱吃了一大碗酸菜手擀面,撑得她都要扶墙走路了。
赵盛和她的生活方式其实挺合拍的,早饭是吃食堂,午饭各自安排,晚饭就在家吃,还是要开下火有个过日子的烟火气。
男人给了林亦依一个星期的午饭钱,让她记账,多退少补,反正就是要清楚她吃了什么,买了什么,事无巨细他都要知道。
林亦依觉得他实在太细详了,就给了一周的饭票,他都估算清楚了的,还让她记帐,把她当贼看呢?
赵盛真的是一个适合过日子的人,什么都能提前给她安排好。
家里就一个炉子做饭不方便,同一时间就只能做一件事。
幸好热水可以去食堂接,每天早上赵盛去食堂吃早饭,除了给林亦依带早餐,还会提两个热水瓶去灌热水,这样家里还可以省一个蜂窝煤。
林亦依在书店坐了一整天,来书店买红皮书语录的就一两个人,要不是国企单位,肯定倒闭。
赵盛上午跑了一趟邻城,下午就开车回厂,心里惦记林亦依第一天上班,早早就借了自行车过来接人。
贺佳用鸡毛掸子扫书柜,擦柜台,林亦依就扫地,分工合作一会就完工,等林亦依拎着小包往车站走,一眼就看见了在马路边的男人,有点意外他的出现。
林亦依小跑过去,笑着道:“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