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撩乱逐春生/首辅当年追妻记事簿(253)+番外

作者:闻希 阅读记录

昨晚,在书房宿了长达四个月的简珣又回到了上房。

严格来说,他已经不算她的夫君了。

他们是没有任何关系的一男一女。

可他却走进了她的寝卧,这于理不合。

黑暗中,他俯身噙住了她双唇,那眷恋的熟悉的温暖扑面而来。

整个过程,哪怕她有一丝挣扎,他或许都会停下,但她没有,简珣就完全压了下来。

直至夜深,他忽然起身,穿衣头也不回离去。

次日也未出现。

黄时雨带着琥珀和柳儿登上了大康驶往昙州府的官船。

她想,她是永远失去他了。

再也不会见面。

从十岁到十八岁认识的郎君。

官船行驶了一天一夜,柳儿才惊讶不迭,急急忙忙告诉黄时雨,她们的箱笼里竟多出了三万两银票。

第91章 坚定

三万两是什么概念?

三百两可以在京师买一栋体面的宅院,三万两的话,黄时雨觉得自己可以体面地活三辈子。

这笔钱对于阿珣来说不是小数目。

琥珀大约是被这么大横财唬住了,一时愣神,柳儿也惊骇不已,却到底经历的事儿少,只知三万两巨大,但没有深思有多庞大。

她又殷殷地递上一封信,“少奶……二小姐,这是少爷留给您的信。”

黄时雨点了点头,迟疑半晌还是缓缓地展开。

寥寥数行字,有一半是冷嘲热讽,另一半算是解释银钱由来,此行山高路远,她又不肯带走嫁妆和攒的私房,三万两权当补偿,免得她在外面吃糠咽菜丢人现眼,少不得使人猜疑他刻薄吝啬,亏待前妻,那以后还有谁敢嫁给他。

他人还怪好的,总是体面又周全地铺台阶。

却故意说那么难听。

黄时雨怔然调开模糊的视线,假借望向窗外暮霭中的山峦,避开那写满未尽之言的书信。

想起了初见时盛夏的麦浪,金灿灿的,立在田埂的小公子,与周围格格不入,大家都晒得浑身汗臭,黑黝黝脏兮兮,怎么就他秋水为神玉为骨,凉凉的,香香的,凝脂一般白皙。

和离这事黄时雨自不会明说,不过大家心中有数,光是听琥珀柳儿对她的称呼便已无需多言。

这艘官船又基本都是女子,多少也能体谅到彼此艰难处境,于是说话间尽量避开敏感的话题,互不打扰。

再一个,黄时雨年纪与同行的三名女画师相差甚远,除了画道,人生阅历大不相同,没甚好聊的。

此行照顾到女画师相对于男子柔弱的体质,行进缓慢,尤其闻大人还晕船,不到半个月人已瘦了一大圈,不得不改成水陆兼程,到达清宁县已是十月初六,三十天的路程足足用了五十天。

黄莺枝收到妹妹要来清宁县的书信就有了不好的预感,无奈千里迢迢,纵然有再多不解也只能等人到了再说,于是从九月初就开始在朝顺的水旱码头苦等,这一等就等到了十月初六。

那日朝廷的官船将将停下,知县率领大小吏员衙役前来迎接,把个码头围得水泄不通,黄莺枝随同其他平头百姓被驱赶至外围。

人山人海,她站在曲大人递来的圆凳上张望,勉强瞧见一行人从官船走下,为首的约莫是个三品的大官儿,十分高大,知县勉强到他耳朵,又一直半弓着腰,就显得更矮了,随后另一艘船也陆续下来几人,皆为戴着帷帽的女子,黄莺枝一眼便认出为首女官身侧那名半搀扶她的姑娘是妹妹黄时雨。

离得太远,连招呼都没法儿打。

曲大人从旁说道:“何必急在一时。黄大人一路舟车劳顿,定然要先去官衙安排好的地方下榻休整,想必手里还有要务,我们先递封帖子过去,待她处理完自会想着来见你的。”

是这个道理。黄莺枝依依不舍望着妹妹渐行渐远的马车,方才任由曲大人牵着手三步一回头离去。

许是被长途跋涉耗尽了力气,黄时雨下船后就浑身虚软,忍不住干呕了一声,不意闻大人呕得比她更大声,吓得她生生憋了回去,连忙递来唾盂。

闻道芝浑身发抖,面色青白,对着唾盂干呕两声晕倒了。

“来人呐,快来人。”知县家的周夫人慌忙喊道,她与黄时雨一左一右架着闻道芝,将她安置在柔软的坐褥上。

兵荒马乱了好一阵子,闻道芝才幽幽转醒,呢喃一句:“这辈子再也不要乘船了……”

黄时雨将热茶端给她压一压干涩的嗓子,道:“好在咱们有随行的郎中,已经为您诊过,说晕船无需开方子,只要立刻下船躺着稳一稳就会自行痊愈的,大人,您千万别激动。”

周夫人也在旁边陪着小心。

眼面前一个是鼎鼎大名的正四品画署女官闻大人,另一个是正六品的黄诏侍,乃此行两名品级最大的女官,放在其他画师中间也是不小的存在,老爷有令,命她仔细照顾的。

上一篇: 太子被我强取豪夺后 下一篇: 表兄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