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帝万岁万岁万万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千岁。”
长街人多,声音齐齐喊出,莫名带着波澜壮阔的气势。
这是他们羽国的大帝,和太子,是他们最信任最爱戴的君王。
温无月掀开一点帘子,看着百姓们的笑意,心中也觉得自豪,嘴角弯起。
海清河晏,天下太平,真好。
当马车行到了羽青山下,所有官员就停在了山脚下不得上去。
羽帝从仪仗上下来,负手而立,他今日神色严肃,话语也比平时少了些,像是有什么心事一般。
温无月下了马车,站在太子身侧,除了原定好的人,其余的将士都留在了山脚下。
一行人慢慢的上了石阶。
石阶八百余级,都是厚重的青石,显得皇陵更加肃穆。
八百级的石阶说长也不长,小半个时辰就能走到顶,只是温无月今日这宫装着实有些分量,走起来略显吃力。
萧北沉就在他身侧,伸手要扶她,温无月摇头,这石阶得自己上去,才更显得诚心诚意。
太子爷没再勉强,只紧紧跟在她身侧,以防她不舒服。
羽帝走在最前边,一路上除了小念儿偶尔咿咿呀呀的声音,无人说话。
青松翠柏,微风徐徐。
走到一半时,温无月只觉脑中天旋地转,有些恶心难受。
大抵是那马车颠的,她停下喘了口气,压下心头的恶心,萧北沉神色担忧,在一旁等她回过劲来。
走走停停了几次,终于是走完了石阶,皇陵有人守着,与大帝行过礼后,就带着几人进去。
穿过一道石门,进了大殿,殿中燃着香火,点着烛灯,前头摆放着牌位。
四个蒲团在最中间,小念儿被奶娘抱着在外等候,他还小,此番只是来让萧家的列祖列宗见上一见。
大帝甩开衣摆,跪在正中,萧北沉带着温无月在左侧,萧北泽便在右侧。
其实这祭祖一事,温无月本不该进入皇陵,但大帝特许了,也无人敢再妄议,这是对她极大的恩典。
看着摇曳的烛火,温无月在心间同萧家的列祖列宗陈述了自己过往的过错,又诚心说了往后的心愿。
只许愿能与殿下长长久久,年年岁岁。
只愿山河顺遂,万事太平。
第143章 诏书
皇陵内长期点着长生香,味道有些浓郁。
又因为是在山体上凿的石室,没有窗子,那长生香的味道像是连石壁上都浸染了。
跪了小半个时辰,虽身下有蒲团,温无月还是觉得腰身酸软,转眼看见自家殿下跪的笔直,她收敛了神色,努力坚持着。
一个时辰终于过去,皇陵外响起沉重的钟声,大帝叹息着起身。
往日里笔直的背影多了几分说不上来的脆弱,这本不该出现在一个帝王的身上。
萧北沉躬身拉起了还跪在蒲团上的人,“还好吗?”
被自家殿下拉着站起来,她腿间发软,肚子里也有些难受,着实算不上好。
但瞧见大帝神情严肃,似乎有什么要说,便轻摇了下头,扯了个淡淡的笑意。
牌位前方的长几上放着一个雕花红木盒,那木盒极为精致,一看就知装的是重要之物。
连年纪小小的萧北泽都觉出了气氛的不同寻常,乖巧地站在一边不出声。
羽帝上前,从怀中拿出黄铜小匙将上面的铜锁打开。
盒中放着一卷黄色卷轴,只一眼,萧北沉就知道了羽帝的意思,那是诏书。
羽帝将那诏书掌出,眼神从三人身上扫过,沉吟片刻,朗声道:“今朕年已登者,富有四海,子孙百五十余人,天下安乐,朕之福亦云厚矣。
太子萧北沉,人品贵重,深肖朕躬,必能克承大统。
…”
三人眼中都露出惊讶的神色,自那诏书打开,三人又齐齐跪下,此时都没忍住抬头看向大帝。
“父帝…”
羽帝终于露出了点笑颜,大抵是放下了心中的一件事,身上那股沉重的感觉散了几分。
“这诏书现下便给了你,几月之后便宣了吧。”
“为何,父帝身体康健,还能掌政很多年。”
羽帝看向他,眼里端的是信任与骄傲。
“父帝已经老了,羽国的江山在父帝手中这样已经算是尽力了,父帝在位四十余年,算得上尽心竭力。但父帝还有没做好的事,答应你母妃的事父帝还未完成。
像是想到什么,羽帝露出淡淡的笑,这笑与平日里不同,带着几分缱绻。
“余下的几年,父帝想做点她想做的事。”
都道羽帝后宫薄弱,左右不过三四个嫔妃,最爱的还是当初萧北沉的母亲,羽国的羽后。
只是登了大殿,身在高位,总有那么些身不由己,当初羽后离世,便是他心头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