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他对面手持黑子的男子眸底闪过一丝怨恨,“父皇竟会看重老四,他除了有个得宠的母妃,还有个厉害的外祖家外,他有哪一点比得上我!”
说话这人正是司北安,而坐在他对面的人则是吴国公,身旁站着的几人分别是周鸿还有苏哲等人…
周鸿眸子漆黑,他看向司北安,沉声道:“西陵那边已经准备好,殿下打算何时动手?”
苏哲:“依目前情况来看,陛下最属意的太子人选是四皇子,我们必须抓紧时间行动。一旦陛下下旨册封四皇子为太子,那么一切都将尘埃落定,再想改变局势就会变得十分困难。”
苏哲如今光在心里想想,想象着司北安成为皇帝后,苏轻就是皇后,到时苏府将会获得无尽的荣华与富贵。
苏哲内心虽然明白这件事存在巨大的风险,但还是忍不住的激动。
他深知,风险与收益成正比,越是危险的事情,一旦成功,所获得的利益就越丰厚。
司北安的目光落在棋局上,眼神变得晦暗不明,仿佛在思考着什么重要的决策,沉默片刻后,他缓缓说道:
“我自有安排,你们只需听从我的命令行事即可。目前,我们需要耐心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等待一个,能够让我们名正言顺起兵的理由。”
在场之人互相对视一眼,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知道,司北安是个有智谋、有远见的人,他的计划必定经过深思熟虑,他们愿意相信他的判断和决策。
司北安说完,他继续专注于棋局之上,仿佛一切都尽在他的掌控之中。
第111章 山匪
而此时的大皇子府里,一个和司北安长得一模一样的人正端坐在书房中看书。
但仔细看的话,还是能发现此人的面容上与司北安有些细微的差别。
为了不引人怀疑,苏轻依旧如往日那般去书房给“司北安”送糕点,而后在屋中待了一会儿方才离开。
一切看似正常,但谁能想到,真正的司北安早已不在府中…
这日早朝,景文帝坐在龙椅上,面色凝重地看着殿下的群臣。
他轻咳一声,目光扫过殿内站着的众人,神色有些忧虑。
“诸位爱卿,朕今日有一事要与众卿商议。”
殿内群臣纷纷拱手回道:“陛下请讲。”
“昨日朕收到常新县知县递交上来的折子,常新县近日山匪猖狂,山匪时常下山掠夺百姓钱财与食物。由于那帮山匪人数众多,又个个身手不凡,常新知县拿他们没办法,故而想请朝廷派兵剿匪。”
景文帝的话音刚落,朝堂上顿时安静了一瞬,随后开始相互与身边之人小声交谈起来。
有的站出来,提议让景文帝立马派兵前去常新县剿匪。
而他这话才说完,便立刻有人站出来反驳。
“陛下,微臣认为,应该先派人去了解情况再做决定,毕竟这帮山匪已经存在多年,一直不曾被剿灭,这就说明他们有一定的实力,不可小觑,万不可轻易冒险。”
“那爱卿有何好的意见?”
“我们可以先派人前去熟悉那里的地形,了解山匪的人数,这样一来我们就能更好地制定作战计划,到时便可以将这帮山匪一举剿灭。同时,也能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损失。”
“爱卿此法不错,但如此一来,便要耗费更多的时间。”
“陛下,微臣认为此举不妥。”吴国公出声反驳。
景文帝微微眯起双眸,犀利的眼神看向出声的吴国公。
“哦?那吴爱卿有何更好的法子?”
吴国公心头一紧,感受到了来自皇帝的压力,但他依然从容地站出来,拱手回道:“回禀陛下,方才李大人所言确实可行,然而,常新县的百姓却无法等待我们制定出如此周密细致计划所需的时间。时间拖得越久,那里的百姓面临的危险和损失也就越大。”
“因此,微臣斗胆建议,陛下应尽快出兵前往常新县剿匪,以解救城中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
吴国公此言一出,立即有几位朝臣也纷纷站出来附和。
“陛下,微臣觉得,吴国公此举甚好,请陛下立即出兵前往常新县剿匪,解救常新县百姓!”
景文帝静静地听着群臣们的意见,心中暗自思考着决策。
过了一会儿,他终于做出了决定。
“朕觉得,吴国公的提议不错,身为南桑国的天子,朕不能让朕的子民受到伤害。所以,朕决定让三皇子与定北将军带兵前往常新县剿匪。”
他说着看向司北尘与萧君禾的方向,“此次剿匪任务重大,朕希望你们能够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确保此次剿匪行动能够顺利完成,一举将山贼剿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