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捕头问:“这是何意?”
“若每具尸体都只看到尸身,没有头颅,轮到我时,你们便不会奇怪了。”
“都只看到尸身……”赵捕头神色微变,“难道你打算?!”
文绪风坦然道:“不是打算,是已经这么做了。你们去搜后山,还能再搜到没有头颅的尸身,他穿着我的衣裳,可惜”
赵捕头说:“可成文山死时不是这样的,他的头颅也被留下来了。”
“实在是没办法,”文绪风苦笑地看向苏言,“苏姑娘应该最清楚。”
“怎么回事?”
苏言答道:“他杀害成文山时,曾试图刺杀成文山的二人在密室中,而且当时成文山的住处有捕快把守,他已经无法按照计划进行。”
文绪风说:“正是如此,我没想到有人去刺杀成文山,没法把他引到尹元的厢房,只能去了他的厢房。我知道他和尹元做的那些龌龊事,故意告诉他在尹元的厢房找到一些东西,他主动提出晚上见面,还支走了捕快,就是怕他做的丑事被发现。他以为我什么都不知道,根本不怕我,我带了锦盒过去,称是在尹元厢房找到的,趁他不备杀了他。我想将他的尸身和头颅带走,但当时的情况,实在没办法,我刚将他的头颅割下,密室中的二人听到动静出来了,我只能先带着头颅逃跑。”
“后来又回去过?”
“是的,我发现成文山的尸身不见了,想来是被那两人带走,就只能先把头颅放在桌子上离开。”文绪风苦笑,“若不是那二人,我杀成文山时不会留下那么多证据,安平镇城门也不会严查,可能我现在已经顺利离开了吧。”
赵捕头严肃道:“我理解你的心情,可你不该选择如此极端的方式,亦是害了自己。”
“极端?”文绪风眼中没有半分懊悔,反而多了几分畅快,“你可知姐姐是如何逃出来的?”
“趁他不备?”
“是,却也不是,”文绪风问,“你可知后山的寺庙?还有多年前的那起大火。”
多年前寺庙的那场大火,是苏言最疑惑的,可事关陈日,真相被县令隐藏,他们这些普通人想找到证据着实困难。
“那场火,是成文山故意放的,姐姐运气好才逃了出来。”
虽早已预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真正听文绪风说出来,心情还是不同。
是什么样的人在利用过孩子们后,还要再放一把火烧了他们?
文绪风说:“我最初也不懂何至于此,查了多年后才明白,这么多人惨死,就仅仅是因为成文山与一个大官闹了矛盾。”
“何意?”
“陈日与成文山早有勾结,建造寺庙时,两人吞了不少金银珠宝,正因此,那寺庙建得并不牢固,仅仅半年便有摇晃之象,甚至还出现裂痕。这寺庙是他们一起建立的,原本也没什么,再编个理由蒙混过关便是,反正选在后山便是为了让成文山获利,没人会跑到这
种小地方来查。但当时成文山与陈日几人起了冲突,成文山一不做二不休,伙同县令杀害陈日,还顺便想把孩子们解决——这些孩子是送给与成文山闹僵的大官们的。”
于成文山,不论是无辜幼童还是寺庙,都只是他积累金银的途径而已。
穷命薄如纸,命如草芥罢了。
“所以,杀了他我一点儿都不后悔,我只恨没早些杀了他,还让他逍遥了这么多年!”
第36章 36安平镇
文绪风认罪伏法,承认杀害成文山、尹元二人,案子告一段落。
至于陈日遇害一事,以及牵连到的官员,都由郡守上报朝廷,再由皇帝决定是否追查、如何去查。
虽然这样说,但卢郡守面色平静,似乎对此案并不上心。
他寻了个由头去见时晏归,大门一关,他急切地拽住时晏归的衣袖,无奈道:“陈日分明就是赵明德的党羽,他与成文山勾结,成文山能干净?依我看,试图灭成文山口的人就是赵明德,他们八成是分赃不均闹翻了,赵明德担心他连累其他人,才一定要灭口。即便上报朝廷,看奏折的人也是赵明德,有何用处?”
时晏归道:“郡守说的这些,我都知道。”
“知道?知道还不想办法?”
“郡守莫急,赵明德只手遮天,你我都清楚,这也不是头一回。如今胡人虎视眈眈,赵明德的兵留守京畿重地,他不过是短视的太监,真逼急了,什么事都做得出,到时我们不仅要应付胡人,还要提防他,得不偿失。”
卢郡守说:“你的意思,还是先解决这边的事。”
时晏归点头。
“那陈日……”
“不急,”时晏归淡笑,“总有清算的一天。”
苏言来寻时晏归时,卢郡守正巧从厢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