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沅特地绕开他们,从旁边走,风阵阵悠来,她也一点点放松了一直紧绷的肩膀,漫无目的走着。
“孟沅。”
一道略显玩世不恭的男声,语调上扬喊了她的名字。
她下意识应了声看过去:“啊?”
卓焱径直朝她走来,没问她在干嘛,没问她为什么不和大家一起,只是晃了晃手中相机:“我帮你拍张照吧。”
听着像问,又不是问。
因为他相机已经举起来了。
孟沅本能紧张起来,手都不知道往哪里放,抿唇看着镜头,又怕显得太局促无措。
于是慢慢地,试探着,嘴角微扬起些许弧度。
冲他生涩地笑。
第5章 阻止重演卓焱,我们聊聊吧。
卓惜一觉睡醒的时候,孟沅已经上学去了,旁边的床头柜上还放了一碗已经凉掉的小米粥和一颗水煮蛋。
早上孟沅上学前其实叫过她一次,但她无意识哼唧了几声没肯起,孟沅就说把早餐放这儿了,让她记得吃。
等真正清醒过来,看着陌生的环境,卓惜有短暂的茫然放空。半坐起身来发了好久的呆,才有些后知后觉这里是哪里。
她没忍住伸手在胳膊上掐了一把,痛得龇牙咧嘴的,又忙不迭去搓被自己揪红的那一小块肉。
这一切都不是幻觉,也不是她做梦,她真的来到了1998年。
卓惜温吞掀开被子,被冻得缩了回去,左右张望了一下,才发现孟沅把给她找好的一套衣服放到了那边板凳上,包括新的内衣和袜子。
她快速掀开被子风风火火跑过去,把衣服捞回被子里,借着被子里的温度把衣服稍微捂得没那么凉了再穿。
孟沅书桌上方墙面打了个四层的书架,里面放着她这些年的学习资料,以及一些别的书籍杂志。
这个时候像她小时候记忆中爆火的花火啊意林那种都还没有出来。除了《青年文摘》《读者》这样的综合文摘杂志,以及《花城》这样的纯文学杂志以外,她眼尖看到了几本言情,什么京华烟云和烟雨濛濛之类的。
随意翻看了一些,她脑子里忽然涌现了一个想法。
这个时候网络文学还不发达,很多小说都是自行向杂志出版社投稿,题材也和后世有很明显的区别。
她承认她有点小时候的情怀在,现在这些都不是很对她的胃口。不知道在这个时代写青春疼痛文学之类的能不能受欢迎啊?
卓惜决定出去打探打探情况。
快速喝了粥洗了碗,把鸡蛋带出门边走边吃。
孟沅家离学校不是特别远,昨晚她特地记过路,路过临禾一中往里看了眼,外面没人,大概都在教室上课。再走个十来分钟,就能到街上,她没吃饱,又逛了逛。
昨天饿的慌,对这个时代的钱还没来得及建立起一个概念,这会儿清醒着逛,才发现昨天小吃一顿肯乐鸡到底有多奢侈。
现在还有六十四块钱,是她全部的身家。
最后,她纠结着买了个老式红枣糕,花了五毛钱。
以前从没缺过吃穿用度,一时间手里紧巴巴还怪不适应。卓惜默默叹了口气,朝人打听书店的位置,往那边去。
花了大半天时间看了下这个时代言情文的风格走向,其实也有霸道总裁爱上我和公主王子的,但叙事风格差别很大,让卓惜有点摸不准底。
她也了解了一下现在的投稿方向,准备写点东西投递到出版社试试看,万一呢。
卓惜语文成绩一直很好,作文也是次次高分。这次也是头一回任性,主要当时看到那个题材,她觉得很讽刺,一时情绪上头才赌气交了白卷。要不是只是课堂测验,老师才不会那么轻易放过她。
打听好了投递方式和几家出版社不同的征稿方向,卓惜也借着为数不多的记忆,看看那些出版社名字里有没有她熟悉的编辑和作者名,很可惜暂时还没有收获。
她现在没条件,也不知道去哪里找那些她那个时代大火杂志的创刊编辑,只能作罢。
买了一本有点感兴趣的杂志,刚结完账,忽然瞥到旁边的报架上报纸粗黑的标题:卓越光华远销海外!再创新绩!
想起好像孟沅提起过,跟卓焱有点关系,她顺手也拿了一份。
结完账,卓惜有点肉痛,但还是找了个地方仔细看起来。这份临禾晚报专门报道一些临禾各地的新见闻,这张最大的版面就是关于卓越光华的起家史发展史,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木匠一步步创立品牌甚至销往国外。
卓惜看的很认真,从这份报纸里了解到了很多她不曾知道的品牌故事。
卓焱的父亲,也就是她爷爷卓越,家里往上数三代都是木匠,十里八乡谁家缺个凳子桌子的都是他们给做。到了卓越这一代,时代在快速发展变化,他读过书,眼界稍微宽阔一些,也就不再甘于只做一个木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