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总有人对本副史居心不臣/总有人对本副史图谋不轨(161)

作者:芸水溪月 阅读记录

一行行字读下来,他的手指逐渐失去温度,冰冷彻骨,几乎要掐破信纸,猛然回神后迅速将信投入火盆,纸中间烧出黑洞化为灰烬。

不可能,这不可能……

胸口气血凝聚,刺得他躬身按住胸口喘气,重重咳了两下。

“副史大人!不好了!兵部淀州宜县八百里加急,说。”

“说什么!”邱茗强忍巨痛撑起身,小厮见他脸色惨白想扶他被甩开,“兵部带话,说什么了!”

“啊?说?”小厮吓得言不搭意,理了半天才道。

“前方线报,羽林军遇戎狄攻击,失、失联了。”

邱茗疼得脑袋发昏什么都听不清,在人讲完的瞬间明白,信上白纸黑字写的内容皆无虚言。

最害怕的猜想得到印证,他日夜担心的梦魇终成了事实。

兵部唐报与韶华公主的求助如出一辙。

朝廷派出的羽林军遇袭。

夏衍失踪了。

世间仿佛瞬间失去所有光亮,灰色的天空压抑得喘不过气。

得知消息的人忘记自己何时走出行书院,如失去了主心骨,漫无目的游荡在宫中,一步一晃,直到呼吸不畅的他扶住墙壁,迎面的冷风钻入衣领,没有合拢衣襟,任由风刀一样刺痛心脏,麻木攀附全身。

“副史大人接手行书院,前程似锦,神都花卉一日看尽,怎么今日得闲,想赏我东宫的光景?”身后说话人双臂抱在胸前,满脸嫌弃与不悦,挥手退下侍从,“你还有脸来这儿?”

“太子殿下。”

邱茗想行礼,可胸口剧痛实在弓不下,只能勉强撑墙僵硬地做了样子。

“殿下应该知晓,边境遇险,羽林军遭袭,夏衍行踪不明。”

“兵部唐报本王怎会知晓?”太子眉心皱起,想问话可看见邱茗缠绷带的手腕,一下子瞥开目光,“副史大人消息比本王灵通,难道还有令大人为难的时候?”

“殿下……”邱茗声音太轻,挣扎抬眼直视对方,“先前多有冒犯,是在下的不是,只想问殿下,边境有难,殿下可否愿意出兵相救?”

“看不出,行书院的人如今只手遮天,敢命令本王动兵,之后你们有什么打算?又想施加无名罪状?”

“殿下贵为储君,不会有人敢妄加揣测,”邱茗讲句话都费劲,咳嗽了两声,“夏衍被敌军围困已有三日,李将军被另一方敌军牵制,短日内无法支援,只有您出手搭救名正言顺……”

“副史大人是在求我?”太子挑眉,“内卫有脸求东宫?夏衍是我带大的,你这类无关人等,想以什么身份?为友还是为妻?”

说话人冷眼打量了他一番,咬牙怒斥,“你太自以为是了!”

最犀利的字眼戳中痛处,邱茗喉咙梗塞,鼻头一酸,嗓音有些抖。

“非友亦非妻,只是殿下,难道您忍心看夏衍落入窘境置之不理?朝中兵力凋敝,只要殿下肯出兵前往,他一定有救,若到时皇帝问责,行书院会力保殿下无恙。”

“住口!本王凭什么相信行书院!”

“殿下!”

面对人的愤怒,邱茗说不出的难过,他知道太子不待见他,可仍然不愿放弃最后一丝希望。

无任何反驳的意思,他定了神,屈下膝弯,攥着胸口重重跪在人面前。

单薄的衣衫随风凌乱,长街无尽头,他微弱的喘息淹没在风里。

“求您了……您也曾为一方将帅,见过北境战场凶险,不谈功勋正道,但论手足之情,您真的,真的不想管夏衍?”

“边塞三州自有兵部安排,本王不想卷入事端,”太子握紧双拳,见行书院内卫居然为了求他下跪,不由得吃了一惊,眼神闪避,“不是我不想救他,前方有李将军守卫,会找到他们的,副史大人不必插手份外事。”

“李将军已历经多次交战,又有什么余力去找他!”邱茗再也按耐不住情绪,手指陷进肉中,“兖州边境因俊阳侯叛变兵力折损,能驻守的人不是战死就是派往前线,殿下,义父救命之恩,夏帅唯一的骨肉,你怎能说弃就弃!”

“闭嘴!本王是大宋太子,没认过什么义父!”

太子瞳孔振动,他没想到行书院的人竟追查到如此地步。

“没有雁军何来大宋,没有夏帅何来你坐稳江山!先帝送你们入营历练,关外围猎险些被戎狄掳走,是夏帅不顾性命安危将你们救出,你和沛王蒙恩于他,如今他后人受难,为何行背信弃义之事!”

“大胆!提前朝旧事,你身为行书院副史是何居心!”

太子大怒,那段尘封的过往不能被任何人知晓,正欲挥手下令发落,突然邱茗剧烈咳嗽起来,整个身体缩了下去,再抬起脸时嘴角挂了血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