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别忘了,今日两位兄长并未罚你,敢去那种地方,就该狠狠罚!你要再胡闹,没罚的,加倍补上!”
应长乐嘻嘻笑着说:“我们现在都这种关系了,你肯定下不去手啦,皇兄,阿起,反正家里都知道了,不玩白不玩,来嘛,算我求你。”
萧承起沉声道:“应长乐,你给我规矩些!我们一日不成婚,你就只是弟弟!我答应了家里的,不会有任何逾矩!再敢乱来,看我怎么教训你!”
应长乐到底还是有点怕,噘着嘴说:“哼,你又不是什么好人,倒是信守承诺起来,你就装吧,我看你能忍多久。”
萧承起无奈道:“你呀,学乖点吧,家里还没消气,再惹了他们动怒,我可护不住你。”
应长乐哪里肯听,他已是有些食髓知味,萧承起越不给,他越想。
……
次日早朝,皇帝便正式宣布要立应长乐为后,并让各部准备封后大典。
文武百官自是极力反对,顿时沸反盈天,朝廷上下从未如此团结,全都力劝皇帝收回成命。
应家虽没有明确反对,但沉默就是最强烈的反对。
皇帝哪里肯听,定要一意孤行,群臣怎么劝都没用。
此后一段时间,劝皇帝的折子多如牛毛,甚至有那不要命的,当面怒斥皇帝之过。
许多刚直不阿的谏臣都抱着必死的决心去劝,但让他们没想到的是,从来铁血手腕的新皇,却偏偏不肯为此事要任何人的命。
为了劝住皇帝,甚至有大臣在大殿上触柱,皇帝不仅不气,还立马让御医医治,硬是给抢救了过来。
皇帝对外只说,是皇后仁慈,是皇后要他不能为此事,伤及任何人的性命。
逐渐,全天下都知道,新皇异常残暴,也就还听一点皇后的劝。
群臣这才反应过来,他们越是死谏,便越给应长乐积攒了更多的美誉。
虽则确实只有应长乐在皇帝身边,他们的日子才好过一些,皇帝才肯宽容待人。
但他们还是觉得,皇后绝不能是男子,应长乐作为“弟弟”陪在皇帝身边,效果也是一样的!
只是毕竟胳膊拧不过大腿,他们无论如何都拗不过皇帝,便想着以后再劝皇帝广纳后宫,不能耽误子嗣。
……
这日睡了午觉起来,应长乐又赖着萧承起给他洗澡换衣。
萧承起自然还是如往常一般照料弟弟,但应长乐哪里肯安分,硬拉着萧承起玩。
应长乐再不安分,萧承起仍旧十分克制,丝毫不为所动。
萧承起给弟弟穿戴整齐后,便说:“今日朕就不陪你去寿康宫了,早点回来,同朕一起吃晚饭。”
应长乐爽快道:“知道了,忙你的去吧。”
萧承起还有点奇怪,阿乐今日怎么不缠着他了,却也没想那么多。
只以为是皇太妃也反对他与阿乐的婚事,阿乐就不想让他跟去寿康宫。
萧承起自去了前殿,听群臣奏事,特别是有关封后大典的,他都要一一过问。
封后大典的所有几乎都已准备妥当,唯独日期还未定,只因应长乐不肯答应当皇后,萧承起便十分有耐心的等。
应长乐并未去寿康宫,偷偷跑去了武英殿,还让萧承欢将卫无涯带了过来。
如今这武英殿已经空了出来,只因当初卫无涯与谢临渊就是在这里被先皇抓住的,还被罚跪了许多天。
新皇登基后,这处象征两人耻.辱的大殿,自然就不再作为谢临渊编撰古籍的地方。
卫无涯有从龙之功,又是皇帝心腹,自然有无数人巴结,根本不用他自己说,就有人将万千藏书都搬去了另外的大殿。
新皇登基后不久,卫无涯与谢临渊就已经成婚,哪怕卫家还是坚决不同意,但卫无涯早就断亲,谢家经历了那次生死,倒是看淡了,不再阻止,两人如今过的是蜜里调油。
卫无涯笑着问:“小祖宗,你这么偷偷摸摸的,叫我来干嘛?”
应长乐神神秘秘的说:“卫大哥,我不想当皇后,你快教教我,怎么才能让皇兄跟我腻,我要怎么勾.引才行……”
卫无涯扶额道:“阿乐,深爱是如何都不会腻的,只觉永远都不够,陛下对你的感情,太深刻太复杂,你真就一点儿不想当皇后?”
应长乐十分坚定的说:“不想,一点儿也不想,一直被关在宫里,我会疯的!”
卫无涯道:“陛下明知你是贪玩的性子,放心吧,陛下会让你出去玩。”
应长乐却说:“我不信,虽然皇兄还跟我保证了,以后我想住宫里就住宫里,想住家里就住家里,但我不信,哪有皇后能轻易出宫的,皇帝都不行!”
这时,萧承起走了进来,咳嗽了一声,道:“阿乐,你们又躲在这里干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