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起身下榻,目光投向窗外空荡荡的院子,萧瑟的寒风拂过,带起落叶沙沙作响,更加增添了几分落寞之意。失落的情绪悄无声息,萦绕在她身侧,久久不散。
良久,温曲儿终是回过神来,唇角一弯,标志性笑容浮上面庞,利落收拾好自己,往厨房走去。
刚踏入厨房,碳炉上飘来的粥香便钻进鼻腔。地瓜、粟米和鸡蛋一同煮成的粥,正散发着香甜气息。
在炭火温养下,谷物的醇厚与炭火的暖意完美融合,馥郁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她脸上绽出明媚笑意,安然就座,一小口一小口,慢慢吃着,双眸中盈满欢喜与满足。
饭后,她掂起苏玄染摆放在一旁的干果与果脯,将其放入口中,细细咀嚼。独特的滋味在舌尖散开,笑意在眼角眉梢晕染开来。
是夜
苏玄染沐浴过后,落座于琴前,指尖抚上琴弦。轻轻拨弄,悠扬琴声袅袅流淌。他垂首,眼眸中满是专注与温柔。
墨竹候于隔壁,聆听公子抚琴,琴声中蕴含情思之意,又似尚有难言之隐,叫人听来不禁心生揣度。
想到公子与未来少夫人自小订有婚约,墨竹深感此为天作之合。只是,公子面对少夫人时,那难以倾诉的情愫,又令墨竹心生疑惑。
他揣测公子与少夫人之间定有不为人知的故事,才致使公子这般欲语还休。
墨竹忆起,那日周夫人嘱托公子转交给少夫人红封包的情形。那时,公子满脸尽是柔情,眼神中,爱意与期待满溢。
墨竹心中不禁暗自思忖,公子这般难以言说的情愫,究竟是因何而起,又是缘何此般纠结,着实令墨竹颇为费解。
时光流转,元宵佳节至。
元宵的晨曦洒落在院子里,温曲儿走出房门。目光飘向那扇紧掩的屋门,心中泛起一丝难以言说的空落。
温曲儿原本满心以为,在这元宵佳节,花灯璀璨,热闹非凡时,苏玄染应当会归来,与自己一同欣赏这团圆美景,可如今屋门紧闭。
静默片刻,她漾起一抹明媚笑意,款步迈向厨房,打算煮上一份早餐来开启这新的一天。
饭后,元宵佳节,难得闲暇无事,她将屋子收拾一番,让屋内透着整洁与温馨,又踱步前往菜园子。
菜园里一片绿意盎然,各类蔬菜长势喜人,满是生机勃勃的景象,瞧着就让人心生欢喜。
晌午时分,阳光透过窗户,倾洒在洁净的灶台上。她轻挽衣袖,开始烹制午餐。一番忙碌过后,她面前摆放着一份热气腾腾、香气四溢的一人食火锅。
周府
元宵佳节,周老夫子府邸被喜庆氛围所笼罩。
正厅中,一张精美的檀木桌居于中央,桌上摆满佳节珍馐佳肴,丫鬟们垂手侍立在一旁。
周老夫子正襟危坐于主位,一袭深色暗纹长袍,长袍面料极为华贵,散发着低调的奢华。
周夫人坐在他左侧。她身裹一袭暗纹锦缎长裙,裙上的暗纹隐现,似花非花,似云非云,别具一番韵味。
苏玄染落坐于周老夫子右下首位置,身着一袭暗红色锦袍。锦袍面料隐有流光在其中穿梭游动,触感柔软却又不失挺括之态。
衣角处绣着精致银丝线,绣纹简洁却极具韵味,寥寥几笔便将傲雪寒梅的风姿勾勒得栩栩如生,散发着清冷高雅的气息,与他自身的气质相得益彰。
桌上菜肴色香味俱全,白瓷碗中元宵圆润饱满,洁白如雪。
周老夫子抬手,轻舀起一粒元宵置于勺中。
周夫人与苏玄染也各自勺起一粒元宵。
苏家院子,傍晚时分
温曲儿站于灶台前,将圆润饱满的元宵逐个放入锅中。在沸水翻滚下,元宵表皮变得晶莹剔透,泛着淡淡紫晕。
锅中热气腾腾,散发着迷人香气,那是芋头绵香、紫薯甜香与糯米清香,相互交融而成的香甜气息。
很快,香糯甜美的元宵被摆上餐桌,不多不少,恰好盛满一碗。
她执起勺子,舀起一粒元宵,轻轻吹拂,将其送入口中,细细品尝,一抹满足笑意爬上嘴角。
随着勺子起起落落,不知不觉间,碗中元宵已寥寥无几。此时,她抬眸,却见外面天色已全然暗了下来。
明亮的天空,被夜色一点点吞噬,好似她心中,那点关于团圆的期待,也在这渐浓的黑暗里逐渐消逝。
她眼神变得有些黯淡无光,一种莫名的失落在心间起伏。她不禁蹙了蹙眉,手中动作变得迟缓,手里汤勺只是下意识搅动,开始有些心不在焉。
就在这静谧的氛围里,院子外传来马车声。
温曲儿的表情瞬间有了变化,眼中闪过一抹期待。她放下手中勺子,随即起身,迈向厨房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