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上,散发着一种独特的高雅清香,一袭白衣胜雪,精致面庞莹白无瑕,眼神深幽静谧。
他墨发半束而起,几缕发丝肆意垂落于脸颊旁,更添了几分不羁与洒脱,周身散发着干净且纯粹的气息。
听到轻微声响,他抬眸,目光投向温曲儿。清冷面庞上,悄然弥漫着温柔之意。
温曲儿在书桌一侧落座,素手托腮,轻倚书桌旁,静静看着苏玄染书写着。
时光流淌
温曲儿目光,从苏玄染手中笔锋处转移到他身上。
她眼中流露出迷离之色,沉浸在悠远思绪中。记忆深处,那个苍白且瘦弱的少年悄然浮现。
十岁那年,他父亲猝然离去,自此,他的笑颜便极为罕见。唯有在其母亲面前,才会偶尔露出些许温暖笑意。
那时的他,耐心为母亲熬药,悉心照料着母亲,小小的身躯,似承载着千钧重担。
她脑海中,又浮现出十三岁时的他,在母亲离世之后大病一场,身形越发清瘦、病弱。
独自熬药的瘦弱身影,孤独而坚毅,令人心生疼惜。
自此以后,记忆深处再难觅他展颜之貌。而如今,历经岁月磨砺,方才能偶尔瞥见他浅浅一笑。
在这静谧时刻,温曲儿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情愫,那情愫撩动着她的心弦。
她目光,落在苏玄染身上,眼中浮现出心疼之色,如丝如缕在她眼眸中蔓延。
苏玄染感受到她的目光,暂缓手中之笔,抬眸看向她。目光交汇,从她眼眸深处捕捉到那一抹心疼之色。
那心疼悄然拂过他心田,让他内心轻轻一颤。他抿了抿唇,心中涌起一股难言的复杂情愫。
那心疼之意,让他感到既温暖,又有些不知所措。
他沉默片刻,目光落在她披散的墨发上,声音低沉轻柔:“我为你挽发,不知可否?”
温曲儿听到这话,心中不禁一动,脸上浮现欣然笑意,她旋即起身,款步走到梳妆台落座。
苏玄染望着她这般模样,眼中温柔满溢,起身,行至梳妆台畔。
他执起梳子,轻柔梳理着她如墨青丝。柔顺发丝自他指尖流转,丝丝缕缕间尽是缱绻柔情。
温曲儿悄然看着铜镜里,垂眸认真专注梳理墨发的他。烛火在空气中摇曳,映照着他侧脸,勾勒出他俊逸而柔和的轮廓。
她目光在他脸上流转,只觉得,此刻的他无比温暖,又那般温柔,令她心醉不已。她暗暗期盼,这挽发的美好时光,能就此停驻才好。
次日,清明时节。
这个清明,天气宜人,不见雨丝飘落,唯有微风轻拂。
清晨天色未明,苏玄染起身,衣袂轻扬间,已将自己收拾规整。
他踏入厨房,生起碳炉,煮上一锅黍米粥,碳炉中火焰摇曳舞动,映照出他沉静的面庞。
待粥在炭火里慢煨,他踱步至院子中央,长身玉立,气定神闲间,开始习练功法。
动作时而刚猛,时而柔韧,一招一式皆张弛有度、刚柔并济,衣袂飘动间,带起微风。
收
功完毕,他换好衣衫,从房间款步而出,恰在此时,温曲儿洗漱完毕,推开房门。
两人目光交汇,无需言语,默契自然而生。一同迈向厨房,黍米粥香气在空气中弥漫,温暖而平实。
饭后,他们收拾好青团、工具,与苏玄染提前准备好的祭品放置一处。
他背起背篓,两人并肩而行,朝着山上走去,二人身影在晨曦映照下渐行渐远。
他们沿着蜿蜒山路前行,部分山路崎岖难行,杂草丛生。每当遇到陡峭难走之处,苏玄染便会伸出手臂,温曲儿轻搭上。
二人终于抵达苏家父母墓地。
苏玄染动作轻柔,将带来的物品放下,开始清理墓周围的杂草与杂物。他满心怜惜,着实不舍得让温曲儿受累。
温曲儿却只是静静望着他,脸上露出一抹浅淡却温暖的笑容,自然加入到清理行列中。
清理完毕,二人动作默契,将祭品摆放整齐,两人并肩肃立,一同跪下,向着墓碑庄重拜了拜。
苏玄染抬起手臂,示意温曲儿搭着起身,眼神中满是暖色与呵护。
苏玄染独自默默跪着,他目光温柔,静静凝视着墓碑,似在与父母诉说着这一年来的种种经历。
温曲儿立在一旁,无声凝望着,看着他跪在父母墓前。
她思绪飘向远方,想起在现代时的外公外婆,两位老人给予她无尽的温暖与关爱。她想着,他们的墓地,每年母亲应该都会去扫墓。
只是如今,自己莫名来到这里,想必在现代世界中的自己,应当早已没了气息。
父母在她三岁时便离了婚,各自组建新的家庭后,便对她鲜少过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