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陆大人他言而无信(61)

作者:闻希 阅读记录

郊社署免不了接触宗亲,哪个不是贵人。

一句“今时不同往日”蓦地点中了虞二夫人,止泪怔然,是她着了相,竟没有芝娘看得通透。

虞侍郎叹一声,摆摆手,“君明,臣才有气节有傲骨;君昏,臣当自洽圆融,明哲保身。我儿守灯,没甚大碍。”

皇帝已不是当年的皇帝,沉迷女色,不肯立褚,冷眼坐山观虎斗,至今已斗得个七七八八,只剩三皇子凛王和四皇子翼王屹立不倒,朝局早晚会有一番动荡。

所幸虞家在鼎盛时戒骄戒躁,宁可委曲求全也不盲从站队。

从长远来看,虞老太爷是一位眼光独到且智慧的老人。

虞侍郎叮嘱道:“宫中行事,切记谨言慎行四个字,你只需做好斋娘的分内之事,其余时间多看看书晒晒太阳。”

虞兰芝乖觉点头,“阿爹放心,我都省得。”

守灯斋娘吃穿用度全部比照正五品女官。

办差之地不外乎偏殿佛堂,等闲接触不到外人。辰妃不需要她们伺候,换句话说,她们极可能连辰妃的面都见不到。

可以想象日子有多枯燥。正适合拿来潜心读书,也适合躲着陆宜洲,免得他又挑她休沐的日子上门。

次数多了总会遇见的,即便遇不到祖母也会逼她去逢迎。

动身前一晚,虞兰芝坐在书案前搜肠刮肚,写了一封书信,收信之人自然是陆宜洲,内容简单说了下自己即将进宫服侍辰妃,归期来年正月十四。

当陆宜洲展信阅读,虞兰芝已经进宫。

和书信一起送过来的还有一盒杏仁酥,那是之前答应要为他做的。

不论怎么说,虞兰芝都会深深记得他救过祖父这件事,相当于救了虞家。

不论他有多过分,恩义总是大过伤害的。

陆宜洲轻轻咬了一口杏仁酥,没有她的唇舌香甜。

……

广寒宫中,迎接三位斋娘的姑姑自称柳氏。

柳姑姑负责安排并照管她们,三个人轮班,也就是隔两天一当值,当值的时候不能离开佛堂,每三个时辰添一次灯油,添完打扫周围,不能使案上留下油污。

比想象中清闲,同想象的一样乏味。

唯一的惊喜是佛堂建得大小适宜,方便烧地龙,温暖如春。来之前她们还忧心忡忡,这么冷的天,谁也不想在清冷的佛堂受冻不是。

万没想到这里非但不清冷,还分外气派,一几一案,不是楠木便是紫檀,地上铺着传闻中的金砖,冬暖夏凉,此时此刻果然暖烘烘的,直接跪地也伤不了膝盖。

与此同时,叶尚宫正在咸凤宫回话。

“回皇后,三名斋娘已经安置妥帖。”叶尚宫欠身道。

凤座上,锦绣华服的皇后微抬眼帘,淡淡“嗯”了一声。

叶尚宫心中满是疑惑,欲言又止。

皇后道:“你是不是想问本宫缘何突然命你换掉梁斋娘?”

本已定好了人选,各方面都符合,哪料皇后想都不想便让她换人。叶尚宫只好把自己的侄女叶斋娘拉过来候补。

皇后淡淡道:“那得问皇上,他做的好事。”

掐头去尾的一句回答,叶尚宫显然听不懂,却淌下一滴冷汗,忙敛目把脸垂得更低,再不敢有任何疑问。

皇后凉凉一笑。

佛堂守灯的日子清闲而宁静,一眨眼相安无事度过七日,来到了腊月,崇邺八年的最后一个月。

虞兰芝住在佛堂后面的退步,共有三间厢房,麻雀虽小肝胆俱全,热水供应极为妥帖。

有种与世隔绝,独居空山的幽静。

每当念书累的时候,她会轻轻拂过梁元序的字迹,放空脑袋。

今天是她把事情搞砸的第三十九日。

准确的说她搞砸的不止一件,还得罪了陆宜洲,不过问题不大。

毕竟他没采用极端方式退亲,说明也不是什么歹毒之人。

待她从“空山”归家,一切或许就回到正轨。

梁元序如愿以偿抱得美人归,青梅竹马修成正果,再没有比这更让人津津乐道的佳话。陆宜洲找了个温和的说辞把亲事退掉,她求仁得仁,夹起尾巴做人。

倘若真是这样,对她而言未尝不是最好的。

她能抓住的,唯有太常寺的考试。

小寒那日又下了一场雪,辰妃的身体竟奇迹般地有所好转,皇帝龙心大悦,赏赐三名斋娘白银百两和御膳房的糕点。

叶斋娘瞄了眼桌子上的糕点,有气无力道:“再好吃也不如直接赏我一碗红烧肉。”

虞兰芝吞了吞口水,说到肉,守灯是要茹素的,茹到第八天,她已经做梦都在啃自家厨娘卤的五香鸡腿。

从前梦里风花雪月,春风沉醉,如今梦里最好的状态也不过是同梁元序坐下一起啃鸡腿,有时他吃的比她多,她还不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