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陆大人他言而无信(177)

作者:闻希 阅读记录

言归正传,十月初八,陆尚书在获得陆老夫人首肯的情况下登门拜访虞府。

上官亲临,虞侍郎自然得整衣相迎。

虞二夫人小声道:“你是女郎的父亲,稍微拿一点点乔,一点点就够,莫要太不值钱了。”

夫人教训的是。虞侍郎轻咳一声,迈着方步迎过去。

两厢见礼。陆尚书平易近人,与虞侍郎以兄弟相称。

其实陆宜洲的长相酷似陆尚书,眉眼更甚。

同朝为官,难得见一次不穿官服的上官,尤其还顶着虞侍郎熟悉的脸,越看越亲切。

五月大新帝的身体状况令人堪忧,陆尚书把这份堪忧如实表达出来,认为有必要婚期提前。

当然,这只是他单方面考虑,来此也就这么一提,答不答应全在女方。

陆家尊重女方的意愿。

虞侍郎听后稍顿,一口应许。

此事陆家不提,他也在考虑,且考虑良久。碍于女郎的颜面才未曾明说,果然陆府没有令他失望,主动来提。

岂有不支持的道理。

虞侍郎和陆尚书把酒言欢,当下请来大师卜算,确定良时吉日,婚期就此定为次年正月十六,如此,九十七日后孩子们便可大婚。

九十七日不多不少,给足两家准备的空间,调整有关婚礼的一切进程。

大张旗鼓肯定不能够,但应有的体面都有,甚至为了弥补迎亲时的低调,陆府又加了两成聘礼。

嗐,有钱能使鬼推磨,按陆家这手笔,再低调些又何妨?

虞大夫人隔着拱桥看热闹,咂咂嘴。

说回陆宜洲,此行奉祖父之命回菱洲处理今年货栈的进账十二万两白银。

不是银票,而是沉甸甸的雪花银,一箱一箱,堆成山。

安全起见,知州把所有人马都派遣过去,当地最有名的镖局则负责接应。

这桩事于陆家而言是大事,但也不是最大的,由陆宜洲出面即可。

颂国公有意历练他。

临行前陆宜洲陪祖父坐凉亭下钓鱼。

陆宜洲最近做的事不会也不敢隐瞒长辈。

原以为祖父必会训斥他私自动用宫中的眼线。

谁知祖父只是捋着胡须,半眯眼眸道:“你说那梁家,明明可以一刀结果皇帝,何以规规矩矩恭请先帝和新帝登基?”

“梁太傅一生沽名钓誉,让他背上乱臣贼子的骂名,比杀他还难受。”

“祖父我呀,也沽名钓誉。”颂国公笑,“我和他,其实是一样的人,区别是我不需要那个位置,而他,想改变现状,必须得要。”

陆宜洲:“……”

颂国公说:“梁家押错宝,此局必输。”

祖父无比自信道出“必输”二字。

陆宜洲嘴唇动了动,年轻的他,尚不能完全达到祖父的高度。

祖父的高度不在于奇诡之道,而在于推算未知。

“七郎,你记好了,不存在谋划,你走的每一步都是被动的,是顺应天命,而敏王是天命所归。”

祖父提醒他做好臣子的本分,把握好度,切忌成为下一个梁家,使国运陷入循环,更不能让帝王在他莫大的恩情下仰息。

无论哪一种都不如一开始自己做皇帝舒服。

然而陆家无意皇权。

让当权者依赖才是他们的立世之道。

颂国公:“甘蔗没有两头甜,咱们占尽盐铁便利,又有天下最好的码头,靠得就是口碑。黑白两道提起陆家哪一个不竖大拇指?”

陆家的产业、口碑、人脉,屹立王朝百年,不管周遭多少群狼环伺,无人能撼。

梁家馋疯了不也在动了盐铁司后退避三舍。

可如果陆家沾染皇权,就相当于给群狼一个联手扑过来的借口。

没有人天下第一,即便有也没有人能永远天下第一。

人性如此。

陆家占尽好处只求安稳,从不插手皇权之争。

群狼躁动,陆家就丢一小块肉,群狼为了这点肉,立即争得头破血流,陆家永远是稳坐高台看戏的那一个。

陆宜洲:“孙儿明白。”

“以后孙儿定会更加低调。”顿了顿,又轻声道,“敏王并不知这一切,他以为叶尚宫是为了报他母妃之恩,借腿伤行事,我帮他从中斡旋,花了一笔不少银钱。”

颂国公满意大笑,果然是他最喜欢的嫡孙,没有令他失望。

陆宜洲看重敏王仁善且坚韧,这样的帝王可能缺少点霸气,做不得开疆扩土的霸主,但做一位守成之君,给老百姓安稳日子的帝王足够了。

芝娘能够安安稳稳的,做喜欢的事,陆宜洲就很开心。

以棋识人这块,陆宜洲从未走眼。

敏王当得起。

倘若没有敏王这个人,他或许真会走梁家之路。

他从来都不是野心勃勃之人,自从拥有芝妹妹,才产生亲手为她铸一个太平盛世的想法,日渐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