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陆大人他言而无信(100)

作者:闻希 阅读记录

虞二夫人笑笑,捏她的脸,“你阿娘我啊,有钱着呢,养你一辈子不成问题。”

“阿娘。”

虞兰芝抱着虞二夫人的肩膀,撒娇。

心里最后一丝惴惴不安消失殆尽。

阿爹阿娘和菱洲的哥哥就是她最大的底气。

虞二夫人揉了揉虞兰芝脑袋,“阿娘希望任何时候都以你的感受为主,不必在意外界的声音。那些声音多数带着规训的目的引导你去做他们希望的事。所有跳出来让你不舒服的人都是蠢货,他们的指指点点你不要听,而你要保持冷静,永远清醒。”

虞兰芝把阿娘的话用心记下,温顺地贴在阿娘怀中。

“阿娘无所不能,那我可不可以不嫁人,永远陪在你身边?”虞兰芝得寸进尺。

回答她的是一巴掌。

虞二夫人道:“小兔崽子。”

其实,这个小兔崽子还是很令虞二夫人满意的。

比念书,芝娘在姐妹中不算出彩;比待人接物,芝娘可太完美了。

连虞兰芝自己都未意识到,她其实特别会处理与长辈、上级的关系。

也很擅长调用收服仆从。

这些都是天生的,天赋异禀的生存智慧。

只是严苛的祖母,常年的压制,使得一切不明显。

殊不知,在祖母手底下没被压扁,小小的她就有不可估量的力量。

而挑剔的虞老夫人,很多时候都能和颜悦色地对待虞兰芝,比对虞二夫人好一百倍。

这样的性格,不做宗妇可惜了。

不过不做宗妇,也未尝不是另一种幸福。

……

沉迷搞钱的皇帝把宗亲上下克扣一遍,赫然发现掖庭以外的女官实属多余。

女人不在家相夫教子,本就是有伤天和,朝廷真是疯了,竟拨款养这么一群没用的小娘们,又不能进宫侍寝,纯纯浪费。

以后祭祀社稷无需皇后参与,那么斋娘也就没必要存在。

不过老祖宗定下的规矩必然有一定的道理,没道理也能被一群鸡婆似的大臣编出道理。想到这点皇帝就头疼,皇帝不能一上来就猛改,得循序渐进地,润物无声地。

盘算数日,皇帝以节省财政开支为由遣散斋娘,不想走的就参加太常寺考试,通过者正常录用。

走的照旧保留玉册,只是再也收不到朝廷发放的俸禄。

虞兰芝万没想到才上衙五日就被赶出皇城,有那么一瞬间想点火烧了狗皇帝的紫宸殿。

她提前过上了致仕的生活,赋闲在家,每日同祖父打八段锦,最近又学了太极拳。

余下的时间练练字看看书,遛鸟遛马,数着日子盼望太常寺考试。

从前忙得没空搭理她的祖父,如今时常和她坐在同一块大青石晒太阳,面面相觑,或者唉声叹气。

阿爹为了缓解祖父的寂寞,花了一大笔银子托人买回一条西施犬。

一开始祖父试着遛狗让自己忙碌起来,后来就丢给虞兰芝了。

虞兰芝照顾西施犬不到两天,原住民小圆子突然发疯,见到西施犬便连抓带咬,铁了心一山不容二虎。

最终西施犬不敌,逃去大房避难,由虞兰琼收养。

绕了一圈,相当于阿爹为琼娘买了一条狗。

小圆子舔舔自己的小爪子,跳进虞兰芝怀中,蹭蹭。

它是小跨院永远的王。

同时也是一只猫公公。

到此刻,虞兰芝才越想越不对劲,小七和小圆子都是公公,要不,给它们改个名吧……

殊不知取名容易改名难。

此事暂且就此作罢。

陆宜洲的忙碌与虞兰芝的赋闲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威风凛凛的军机营到鸡毛蒜皮满天飞的大理寺,落差肯定是有的,但他本来也不是端着的人,反倒很快适应。

唐于徽主动配合,把近两年的卷宗分门别类整理成册以便陆宜洲翻阅。

不这么做也难不倒陆宜洲,但这么做了就能节省陆宜洲大量时间。

况且他不做,主簿和录事也会抢着做,甚至做的更早。

殊不知,在他晋见前一刻,陆宜洲已经收到了两份相同的案册。

不过都没有他整理的一目了然,简捷便利。

唐于徽是一个行动力强且聪明的人。

陆宜洲在心里满意。

大理寺乃全国最高审判公署,有着督查、审核地方刑狱的职责和权力。

但大理寺卿和少卿并不是老百姓以为的那样出没在一个个案发现场,每天脚不沾地各处办案。

事实上大理寺卿非常清闲,署衙大小事务完全可以甩手少卿以及寺正寺丞,倘若他变得特别繁忙,到处查案,反倒不是好事,证明世道要乱了。

而少卿,也就是陆宜洲这个位置,做的最多的就是审核下官审理完的案卷再批复。真正需要他费心的是陪同皇帝外出办差,三司会审,或者宗亲间的纠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