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承云看着她沾着面粉末的脸颊,一双冷清的黑眸漾过一丝柔软,从袖间拿出帕子,伸手将那几点白擦掉。
怀夕却不在意,拂掉他的手,自己随意擦了擦。
“哥哥若不信,可以叫刘婆婆进来问问。再不信,还能问问画眉。”见宋承云不接她的话,她眉头皱了皱,拉着宋承云的袖子,“我今日可忙了,做了好些饺子,还有哥哥喜欢的红豆汤圆……”
“我没有不信你。”妹妹不经逗,宋承云唇角微扬,就此作罢。
怀夕脸上立马也绽开了花,讨喜道:“哥哥最英明了。”
厨房里有条不紊准备着膳食。屋里,怀夕正襟危坐,一眨不眨地看着宋承云握笔的手。
瘦削而修长,骨节分明,盈润如白玉。
宋承云这双手写过无数叫人惊艳的文章,可此时却坐在书案前,漫不经心在她临的字帖上不住
地圈圈。
……
见宋承云圈圈的字越来越多,怀夕暗暗叹了口气。
哥哥这手字是得过许多夸赞的,按梁夫子的话,“伯卿之字,笔墨精熟,古逸秀劲,风神殒藉处有魏晋书韵。”
所以,自然不是她能随意能临摹出神采的,怀夕摹了许久,堪堪只能见其形。
怀夕原本已经不抱任何希望准备重写,却未料到对面书案上的人轻飘飘道了一句:“还不错。”
大大出乎意料,怀夕狐疑确认:“还不错?”
宋承云将手里将笔放下,“恩,圈出来的这些字重写即可。”
......
这叫还不错?
怀夕忍不住拧着眉头,可在宋承云的招手下,还是认命般地绕过桌子,走到宋承云身旁,探头去确认要重写的字数。
密密麻麻的圆圈。
“写好了,答应你一件事。”
怀夕伸出手想去翻页,听到这句话,侧着的身子转而看向宋承云,一头乌黑柔软的头发随着她的动作尽数落到肩前。
宋承云看着怀夕清透的眸底满是不可置信,哑然失笑。
难道他的话已经如此不可叫人取信了?
-
雪纷纷扬扬下了一整夜,天亮转小了些,可也不见停。院里堆了厚厚一层雪,雪光照拂下,屋内更显亮堂。
怀夕窝在被窝里,呆呆地看着窗棱,还是一副睡眼惺忪的样子。
小艾从屋外打开门,掀开门帘,轻轻喊了一声:“姑娘起来了?”
小艾她走路间带起一阵微风,怀夕扯了扯被子,“恩,醒了。”
因盖着半张脸,声音闷闷的。
待床纱被小艾挂到一旁,怀夕才推开被子,坐了起来。小艾拿过一旁准备好的衣物,帮怀夕披上,怀夕就着她的手穿好。
“哥哥呢?”
“公子卯时就起了,在书房。”
“现下什么时辰?”
“辰时。”
这么晚了?怀夕加快手里的动作,将头发简单挽好,赶忙收拾一番后便带着小艾往偏房去。
早膳按宋承云的习惯,只煨了粥,配上几叠小菜。虽简单,但怀夕在吃这方面总有自己的花样。
粥也不是简单的白粥,昨夜她便吩咐刘婆子先熬好肉骨汤,今早用那骨汤小火煨粥,待出锅时又撒上些葱花和青叶碎。
热粥盛了两小碗,在桌上冒着热气,香味扑鼻。
宋承云用勺子在粥里搅了搅,舀了半勺,送入口中。
怀夕坐在宋承云身侧,偏着头,安静地看着他,待看到哥哥点头,才满意地收回目光,自己吃了起来。
宋承云先吃完,却没走开,一直等到怀夕也放下筷子,才起身。
怀夕用帕子蘸了蘸嘴角,也跟着起身,看着哥哥打开门,眼睛转了转,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开口。
算了,还是不要打扰哥哥了,待等会雪小些她去看看圆圆姐姐好了......
宋承云走到门口,正要跨过门槛,才发现怀夕还站在食桌前,没有跟上来。
“怎么不跟上来?”他转过头,神色略带些疑惑。
怀夕也有些发愣,疑惑地问回去:“去哪?”
-
一进书房,满屋的墨香和纸香袭鼻。
怀夕解开身上的斗篷,被宋承云顺手拿过,与他的一同递给松毫,松毫接过后便退下了。
屋内燃着炭,可并不算暖和,怀夕环视了一圈,看到右边纱窗还小开了一条缝,寒风正从小缝里呼呼钻进来。
宋承云平日看书并不喜欢屋内太暖和,不过妹妹向来怕冷,他走近窗前,单手将纱窗落下,又示意怀夕坐到窗边小榻上。
榻上置了一小几,棋盘放在中间,边上是一煮茶的小炉。
“要看书还是下棋?”宋承云问道。
显然,今日他确实是打算好好陪一下怀夕了。
怀夕转了转眼珠子,“下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