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成了炮灰的系统(52)+番外

作者:阿娺 阅读记录

吕婵道:“你要不要试试这一柄剑?如有废纸可以叠一叠,看看这柄剑一下子可以划开多少层纸。”

这个试剑的办法当然不是吕婵原创,这个方法曾经用于另一柄剑身上。

:.

风惊月明白了她的意思,笑着道:“可惜姥姥这里没有废纸,她留下的都是故事,三言两语说不完的故事,也许这把剑的故事也在其中。”

“走,到外头看去。”

箱内的纸张被叠码得整整齐齐,现在她抽出没有浏览过的那部分,起身到了室外。

天然洞穴年年岁岁对着阳光与风雨,石壁上早已经布满风化的痕迹,地面上也散落着碎石。

风惊月坐在一个阴凉的角落,翻看着姥姥留下的书信。

“四道剑气!这里竟然还能留有四道剑气!”

“斯人已乘风归去千年,而她留下的剑气竟依然能留于石壁之上,剑气森然,不逊于昔年!不愧为青史所载的剑术名家!”

什么?

风惊月惊得双目一睁,“唰”的一下从地上站了起来,她走向石壁,认真地寻觅了起来。

在她围着山洞石壁走了小半圈之后发现了信中提及的痕迹。

“果然是高人啊……”风惊月的声音中充满了惊叹,“剑气击石,锋芒锐利势不可挡,断石石面光滑,可见使出剑招的人毫不拖泥带水。”

她又细细观摩了石壁上的残痕,感叹道:“我光是看一看剑痕都震惊不已,可以想象姥姥当年发现剑气时的惊喜了,这样的剑术大家只怕称上一句‘剑神’都不为过。”

吕婵随着风惊月的目光而去,她打量剑痕良久,说出心中的结论:“姥姥未言此人名号,但写了一个‘她’,又说此人名垂青史,我倒是想起一个人——越女。”

越女,记载于《吴越春秋》中的剑术名家,她从理论、技法、战术等方面详细地论述了剑法,文中更以“一人当百,百人当万”“当世莫胜越女之剑”称赞她的剑法,可见其是当之无愧的剑术大家。

吕婵又道:“江南为吴越旧地,那柄剑充满了古意,而留下的剑气纵横呼啸,令人惊叹,综合推断出这位剑神是越女也是理所应当的。只不过,我好奇的是,姥姥怎么就确定,此人一定是‘她’呢?”

吕婵当然希望这位剑神是女子,她只是好奇姥姥为何如此笃定?

风惊月沉思了一会儿道:“也许,姥姥收敛过她的遗骨。你还记得姥姥写过一句话吗?她说不希望有人在这里死了臭了,刚开始我看到,我只觉得姥姥性情直率,现在我倒是觉得,她也是不愿意让越女的长眠之地被人打扰吧。”

吕婵听完,暗暗点头,人骨确实可以分辨出性别。

她们现在从姥姥留下的只言片语中也明白,姥姥可不是会把事情详细经过全部写出来的,她留下的更像是自己的“吐槽”,她们只能从这些内容里面获得信息后再作推断了。

不过,无论怎么说都不能否认,现在是又有大发现了。

“你这奇遇,真是买一送一啊,秘籍中套着个秘籍。”吕婵笑嘻嘻恭喜风惊月,现在看来,她们这一趟可真是充满了惊喜啊。

风惊月笑着摇了摇头道:“越女剑可不好学,姥姥只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破解剑气的经过和心情,她没有复述剑法,要不然我还有机会研究一二。”

她一边说一边轻轻抚着石壁,不无遗憾地叹道:“姥姥还说,她来的时候还能勉强看见这石壁上刻画的人物练武图,只不过被风化得残破不堪,难以辨别了,所以她才继续把内室开凿出来。”

“诶,继续?”风惊月发现了什么。

“哦!石室能有这么大的规模,原来是两位前辈共同努力的结果。想必最开始,越女考虑到了剑术人偶图留于天然洞穴之中会被风雨侵蚀,所以她才开始凿空石洞,可惜她最终还是没有能将心血留存于室内。”

“姥姥见剑术人偶图被风化了太过可惜,所以才下定决心凿出石室,将人偶图画在室内。”

“嗯,你说得对,”吕婵想了想又补充,“姥姥可是把心法刻在金简上的,金简不腐不朽,所以这些心法才能流传万年,可见她对武学真的很重视。”

这也不难解释她为什么要花大力气开凿石室了。

风惊月点头称是,她低头去看没有翻阅过的“姥姥日记”,不多时,她脸上竟然流露出了几分难以掩饰的羡慕。

“姥姥对于逐一破解剑气这件事,充满了兴趣和欢喜。你知道吧?像她这样的绝世高手,只怕难求一败。当她遇见了千年之前的高手之时,能畅快地对招交手,自然就乐得像个小孩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