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成了炮灰的系统(23)+番外

作者:阿娺 阅读记录

在欣赏乐曲之时,她心中便浮现这二字。

曲中蕴蓄的是欣喜、是动荡、是别离、是回望,是日月之间的情思,是难以释怀的永念。

风惊月胸有成竹。

那渔婆反而比风惊月害怕,二人一来一回,眼见就要剑拔弩张,可现在却又风平浪静,一声不闻了!这洞庭湖上的大风大浪,几十年来她是见惯了,可这诡异的安静却让她心怦怦直跳。

好在她得到了沉默之后的解脱。

“哈哈哈哈哈哈!想不到老太婆竟还能在花甲之年遇到知音啊!”

她欣喜过望,完全不似先前那般怒火中烧。

“小友,请来亭前一叙——”

风惊月闻音一笑,回首交代渔婆在此等候,便振身向岛上小亭飞去。

岛上林木枝繁叶茂,略显破旧的小亭藏在一片翠绿淡红之中,亭台砖瓦之上生出绿茸茸的青苔,青石地面上装饰的是春风送来的落红,在这古意与春意皆盎然的亭中,坐着一位抚琴女人。

她满头华发,脸上已生皱纹,光从五官来说,算不上美丽,但那一双明亮的眸中散发着傲然锐利之气,令人不敢逼视,而她姿势随心,尽显洒脱出尘之态。

女人衣着朴素,和她膝上横着的那架毫无装饰、不刻铭文的七弦琴一样,虽无光华笼罩,却令人徒然生出敬畏。

吕婵看到了此人的名字——柳风裳。

一颗心当即一沉。

萧玉词的首徒,林鹤静的师姐。

拂云派那位不可说之人,曾经的“拂云双绝”之一。

后来,江湖人因她手段狠辣、杀人如麻而送了两个称号,以表畏惧和尊重,一个是“琴魔”,另一个是“血海鸣音”。

第12章 旧事涌层浪

幸好,眼前的柳风裳是个绿名。

吕婵不由得松了口气,她悄悄对风惊月道:“这便是林鹤静那不可说的师姐了,琴魔柳风裳。”

“什么?!”

风惊月虽然心中大惊,但是没忘了礼数,她抱拳低首,遮过了一闪而过的震惊。

她在家中不是没有听过琴魔的名声,但那都是被当做滥杀的负面例子来讲述的,权当是教育她的实例,又怎么会有人跟她仔细讲起琴魔的过往和与拂云之间的渊源?

“快给我补补课!”

“太多了来不及了,你先专心应对她吧,若是她发现你分神,只怕你吃不了兜着走。”

打,百分之百打不过;跑,百分之九十九跑不了。

吕婵悔时晚矣,早知道昨天白天就挑个时间将柳风裳的事迹一一道来了,谁知晚上她们又聊别的去了呢?

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这时,柳风裳起身相迎,她偶得知音,自然是笑意盈盈。

“老太婆姓柳,名风裳,不知小友尊姓大名?”

风惊月暂时还无法把眼前的柳风裳和盛传的恶名联系在一起,为了避免让自己处在割裂之中,她干脆放下了后者,只当柳风裳是今日弹琴的乐者。

“晚辈姓风,名惊月。”

“哦?”柳风裳听闻后有短暂的错愕,不过很快便笑道,“看来我与小友缘分不浅,名字里都带着‘风’,注定要拥有非凡的一生啊。”

风惊月见柳风裳竟然如此赞赏,含笑应道:“漫山遍野,荡涤天下,风,自然是不凡的。”

这位琴魔看起来并不可怕,莫不是江湖上有误传?风惊月紧绷的心弦便松了些许。

“好释意!可见风小友腹中笔墨不少啊,怪不得能以朝暮二字精准概括全曲。你可知,我原先将此曲定为何名?”

风惊月敛眉沉思,在她说出“朝暮”二字之后,柳风裳的态度大变,说明这二字极其准确。

“莫非就是《朝暮》?”

“不错,”柳风裳点头,淡淡一笑,“你能听懂,我很快慰,你说的‘念及过往’正中我心。”

说罢,竟有一丝落寞自她眼中流出。

柳风裳作此曲,便是因为过往,那是一段尘封在她心底多年的旧事,也许她这一辈子都不能将曾经的遗憾弥补,只能寄情于曲,聊做安慰。

她这几十年已经习惯了孤独,人骂她,人畏她,人恨她……她无人可诉说心中愁绪啊,只因那曾经最亲近、最相知的人,再也无法相见了。

而她从未想到,竟能遇得知音,风小友,你且听吧。

“这曲,是为故人而作。”

风惊月没有想到,吕婵来不及给她补的课,竟是由柳风裳这位当事人亲口讲来的。

三十多年前,武林大会在百年名门华山派举行,华山论剑之时,两名年轻女子力战群雄、拔得头筹,正是二十六岁的柳风裳与二十一岁的林鹤静,拂云一派之名因此打响。

一年后,在江湖上声名鹊起的“拂云双绝”之一柳风裳与拂云决裂出走,一时轰动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