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成了炮灰的系统(186)+番外

作者:阿娺 阅读记录

只是,她们是陈国口中的反贼,更是应国眼里擅自兴兵的罪臣,那这应国的来使究竟是来助她们一臂之力还是来问罪行罚?

何珺紧攥着手中那一块自箭身之上取下的绣着龙纹的锦缎,陷入了沉思。

不久后,城门洞开,迎天子特使。

高玚与何珺在前线的第一次相见之中并没有繁文缛节,待随行的太监报上了名号,问了话,高玚解下灰蓝色的斗篷,扬眉四顾城内,对着披坚执锐的何珺微笑道。

“既然何将军已告知本使姚将军不在城中,那便请何将军引本使前往八方流民收容之地,两宫太后最为关心的就是饱受离乱之苦的百姓。”

这笑,是她炯炯双目的威慑之下的一点和煦。

她心中自有轻重缓急,知道在瞬息万变的战局面前那些礼节不甚重要,但她不在意不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身份,她的一举一动影响着未来的局势。

高玚身为代表应国朝廷前来招抚的特使,她明知何珺母女二人从不是应国皇帝钦封、吏部记名的武将,却称其为将军,因为她的态度便是太后态度,太后的态度就是应国的态度。

她不能让守卫应国城池的勇士寒心。

这是她示好的第一步,至于有没有第二步,就看她们母女的选择和这城中的境况了。

何珺对眼前来使大感意外,一是因为来者的身份。

她的身量比眼前的高大人要高出半个头,她微微低着头,恰好能将高玚的外貌和气度尽收眼中。

玉叶金柯自是风采不凡,哪怕是栉风沐雨之下仍有一份矜贵从容,一份镇定无惧。

确实是高太后之妹无疑。

何珺暗忖道,高太后确实是下了狠心,竟然敢让年纪轻轻的胞妹深入虎穴,她当真不怕出行路上的明枪暗箭?更不怕她们以高玚为人质逼迫朝廷退步吗?

这是高太后体现招抚诚意的一步?她竟然如此相信她们?莫不是高太后要保大局,为鼓舞前线,连亲人的性命都可以掷上赌桌?

二是因为来人临危不乱,镇定自若的举止。

说句得罪人的话,何珺本以为来自于都城享惯荣华富贵的皇亲国戚本该趾高气昂,色厉内荏,她最看不起的就是这类人。

但高玚完全不是,她至今没有问罪之意,甚至将自己称为将军,身份高贵的天子特使面对身份尴尬的自己竟然可以如此客气,而她得知姚震离去的意料之外,竟然可以如此果断地下决定,丝毫不见乱了阵脚,最后还不忘向庐州表明朝廷的关切。

初来乍到的幺妹尚且令何珺刮目相看,那出手肃清阉党的太后又该是何等人物?何珺须提起十二万分精神应对。

何珺恭敬地领着高玚一行人前往流民所暂居的栖流所。

高玚的护卫卸去旅人伪装,策马跟随她而去,此行约有百人,高玚听着街上马蹄阵阵,突然想到一事,她回过头对何珺道:“如今时值正午,人本就容易犯困,何况这些乡亲们才刚刚安稳下来,让大队在外等候,我们几人前往,不可大张旗鼓。”

何珺讶然,想不到高玚竟然这般心细如发,平易近人。

高玚当然不是像菩萨一样的大善人,她这回是要突击检查一番,看看流民的真实处境以及庐州的管理水准。同时,她也不想引起大骚乱,她知道,有些人对朝廷很不满,遇到一些不要命的甚至可能攻击自己。

栖流所那新架起的房屋很宽大,但也很简陋,只是用粗壮的木条做起了简易的支撑,用毛糙的木板筑起了门墙,四面各有几个打穿孔洞的木板做通风窗。

地面上是一排又一排的流民地铺,拥挤不堪,流民们睡在草席之上,盖的大多数是逃难之时带出来的衣物。

只是个潦草的庇护之所,说徒有四壁也不为过。

此时夏末秋未至,幸好寒凉之风未起,否则这些人怎么可能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活过冬天?

自都城而来的贵客们都沉默了,何珺轻声地告诉高玚这些人的数量和来历……

可高玚没用心听,她的注意力全被一个人吸引了。

突然,她侧脸,给了身边人一个眼神,那个做护卫打扮的、一直冷着脸的年轻女人飞身而去,自躺在席上的流民人群中揪出一人。

名叫竹十七的护卫仍是一言不发,紧抓住那个兵丁的右手,掐到他龇牙咧嘴痛不欲生都不曾留半点情面。

“咔”的轻微一声响,这人手骨已断。

就在此时,沉默不语,面容冷肃的天子特使突然厉喝一声。

“放肆!姚将军为了守住庐州,不惜以命相搏也要护一方太平,而你却在这片刻的安乐之中做起了色胆包天的勾当!”

高玚怒目扫视,那些被惊醒,仍然处于迷糊状态的流民皆被她的目光一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