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什么,只是这香露有些奇怪,你仔细收着,待夫君回来我要转交给他。”
明芽让她放心。
“我有些困倦了,歇息吧。”反正今日沈景湛是不回来了。
明芽就算是想要接着说,也不好再开口了,灭了烛火,留下一盏小琉璃灯。
祝吟鸾原本只是伙闭上眼假寐,不知不觉就睡了过去。
翌日,她起来之时,明芽说宫内送来了糕粥,新鲜热腾的。
“宫里的手艺瞧着都不错,小姐您快些尝尝。”梳洗过后,明芽就已经端到了祝吟鸾的面前。
看着的确是令人食欲大开。
他既然忙,又何必顾念着她?
盯着瞧了许久,祝吟鸾还是动了银勺。
沈夫人原本是要叫祝吟鸾过去用膳,听说沈景湛从宫内给她带了,便没有派人过来叫她。
用过早膳之后,她叫祝吟鸾过去帮忙,给祝吟鸾分了一些轻巧的活,让她一道帮忙看账。
祝吟鸾没有如同前面那般看得很快,缓慢对着账目。
今儿一日都在沈夫人的院子里跟管事的媳妇们对账,从账房拨银子,不日将分发给小丫鬟们。
晚膳自然是留在沈夫人这边吃。
将来朝廷应该是动荡了,因为沈侯爷被派到了京郊大营,几日没回了。
翌日,探望老太太,过府上来的太医给老太太瞧了身子骨,又帮祝吟鸾把脉。
太医说祝吟鸾的脉象比之前更好了,看着她的气色也好了不少。
沈蔻玉的方子吃了的确有成效,在人前,祝吟鸾没提这个茬。
听到太医这么说,沈夫人和沈老太太都安心不少。
沈夫人送太医出去,沈老太太瞧着祝吟鸾,招手让她到身边坐,拉着她的手左右看了看,“不错,看着是比前几日好多了。”
主要是她的气色,看起来恢复了不少。
“多谢祖母关怀,您也要好生保重身子。”太医说沈老太太这病啊,怕是不会好了,人上了年岁,身子骨总是力不从心。
“我倒是无碍,但你放心,总能够撑到你生孩子的那一日。”沈老太太瞧了瞧祝吟鸾的肚子。
依然是瞧不出来显怀的样式,但听太医那么说,沈老太太安定不少。
她又问起祝吟鸾最近的饮食起居,祝吟鸾一一都说了。
听到她说吃了一些宫里送来的糕点和粥食,沈老太太笑,“我就说,听澜啊,总是惦记着你的。”
祝吟鸾扯唇,随着沈老太太也笑了一下。
“对了,我听老妈妈说,前儿你婆母带着你去孟家了?”
“是。”祝吟鸾还由着沈老太太拉着手,对方在观察她的神色。
“你婆母的心思总是停不住。”
祝吟鸾不笨,沈夫人带着她去孟家的事情,沈老太太不可能今儿才知道,更何况两家都往来那么久了,沈夫人先前还留孟云在沈家住了一段时日。
沈老太太就算是一直在韵梅堂养病足不出户,但周边的人每日都会将沈家的事情告诉她。
所以,祝吟鸾很清楚沈老太太不是询问,而是试探她的态度。
那日在马车里,沈夫人跟她说了许多,她并没有直接表明态度,过去几日,沈夫人很有可能是着急了吧。
但又不好直接问,便由沈老太太出马。
祝吟鸾都明白,但此刻她却不会知道要接什么话,反驳吗?
思来想去,祝吟鸾只是扯唇笑了一下。
沈老太太看着她的小脸,拍拍她的手背松开她的手。
须臾之后,沈老太太问,“你是不是不同意你婆母的决断?”
祝吟鸾摇头,“...没有,只是....”
只是什么,只是她心里比较难过,说不上来的苦涩和压抑。
她不知道该说什么。
清楚自己该说什么,她也尝试性说了一些沈夫人想听的。
可似乎她不说到主旨上,这件事情就不会结束。
“只是什么?”沈老太太问。
祝吟鸾凝噎了一会,她摇头说没什么。
两只垂放在宽袖之下的手攥紧了。
沈老太太留意到她的动作,抬手让周围伺候的老妈妈们都下去,然后她才开口跟祝吟鸾说,“现在没有外人在,跟祖母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就算是没有外人,祝吟鸾还是无法彻底卸除心上的防备,她已经习惯了掩盖自己。
“孙媳没有什么想说的。”
沈老太太一针见血,“你不想要听澜纳了孟家的做小房是不是?”
祝吟鸾顿了一会,她的脸上许久没有反应,但藏在袖摆之下的手捏得无比厉害。
许久之后她点头,但又摇头。
沈老太太道,“跟祖母有何隐瞒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
“我不知道...”祝吟鸾久久沉默之下,低喃出这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