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相比起前世,这次却是提早了好几年。
如果池妩预计不错,淮南王原打算起事,应该还在几年后,也就是前世起事的那个时间段,但因为杜若甫和郑国公的败落,致使淮南那边不得不提前行动。
这应当算是一件好事。
仓促之间谋反,必然会有准备不充分的情况,若真打起来,想必会没前世那般吃力,同时,也能多几分胜算。
池妩像往常一样,乘着马车,早早的便等在宫门口,准备接赵西瑾回府。
只是这次,池妩却在宫门口处,看见了跪在地上的安淑长公主,以及她的两个孩子。
池妩想到了沐燕被下大狱的消息。
虽是暂时没有处置,但是谁能不清楚,平庆帝将他下狱,就是有了将其处死的心思。
安淑长公主和沐燕世子,成婚这些年,不仅育下一儿一女,且夫妻和睦,家庭美满幸福。今日,沐燕因为家人的事情,而被下大狱,安淑长公主这边,定然是心焦至极。
只是不知,她为何会跪在宫门口。
当年,她初与赵西瑾成婚时,安淑长公主知她不愿意嫁给赵西瑾,还特意宽慰过她,这件事,池妩一直记在心中。
眼下,她堂堂一国长公主,却跪在宫门口,被来往之人耻笑,池妩也没法坐视不管。
她对染冬道:“你去问问,长公主为何会跪在此处。”
过了一会儿,染冬回来了,她对池妩道:“听说是因为这段时日,皇上禁止长公主进宫,长公主没法见到皇上当面求情,这才不得已,跪在此处。”
皇上竟然不让长公主进宫?
那皇帝的意思,就是很明确了,他知道安淑长公主进宫后,定然会为沐燕世子求情,所以,这才下了禁令。
这便是在告诉安淑长公主,甚至是告诉其他人,不得为沐燕求情。
池妩看她这般模样,也是心中不忍。
要真说起来,沐燕也确是受了父兄的连累,他自小被当成质子,送入京中,多年来,从未回过家,与淮南那边的家人之间,也是亲情寡淡,可能他自己都想不明白,为何自己的家人要谋反。
沐燕这个人,虽然池妩见的少,但仅凭曾经见过的几面,池妩也知这是个温文尔雅,性情舒朗之人,这样一个人,无论看到他遭遇到何种困境,总是会叫人叹息不忍的。
过了一会儿,池妩从马车上下来,她叫染冬拿上一件披风,朝安淑长公主那边走了过去。
“长公主。”
安淑长公主抬头,看向池妩。
池妩道:“天冷,您拿这件披风,披身上挡挡风吧。”
安淑长公主道:“不必,我不冷,你拿回去吧。”
池妩犹豫了一会儿,看了一眼她身旁两个尚未成年的孩子,对安淑长公主道:“您是大人,跪在这里也没什么,只是两个孩子,年纪尚幼,若是跪出个好歹来,可如何是好?”
安淑长公主看看池妩,又垂眸,看了一眼自己的一双儿女。
“你说的是。”
安淑长公主将身侧之人唤来,“你把姑娘和公子带回府去吧,好生照料着。”
那人道:“公主您怎么办?”
“你不用管我,只需将这两个孩子照顾好便是为了我好。”
“是。”
池妩最后,还是绕到安淑长公主的身后,将披风披到了她身上。
第169章 出征
她知道,此刻她说什么都没用,但是,她却知道一件事,无论如何,都先得要顾好自己的身子,身子好了,才能干别的事。
安淑长公主扭过头,看了池妩一眼。
“披着吧。”池妩叹息着道。
池妩回到自己的马车里,又等了许久,赵西瑾方才从宫里出来。
回去的路上,池妩将帘子掀开,往后面看了一眼。
安淑长公主却还在地上跪着。
池妩看了一眼,忍不住叹了口气,而后将帘子放下。
赵西瑾盯着池妩看了一会儿,道:“夫人是为的长公主的事烦心?”
“烦心倒也算不上……只是看她这样,有些……哎,不知怎么说这件事。”
赵西瑾道:“皇上怒意正炽,他将沐世子抓起来,也正是如此。”
“我知道。”
这么多年,池妩大约也多多少少能摸得清楚当今圣上的脾气。
帝王之心,便是独断专行,唯我独尊,没有人能挑战帝王的权威。
哪怕是自己的亲人,也不例外。
平庆帝就是这么一个人。
现在这种情况,估计没人敢触着皇帝的霉头,替沐燕求情。
过了一会儿,赵西瑾道:“等过几日,皇上气消一些,或许可以替他求情。”
许是平庆帝觉得对不起赵西瑾的缘故,池妩知道,平庆帝对赵西瑾,总是比别人多一些宽容的,若是赵西瑾能替沐燕世子求情,可能会有些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