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国公!”
平庆帝目光阴沉,威严的冷目中,充满了警告。
郑国公笑了一声,不说话了。
殿内的气氛,一时之间,十分的沉冷压抑。
过了许久之后,平庆帝脸色终于恢复了正常,他淡声道:“诸位爱卿可还有要事要在朝堂上商议。”
偌大的朝堂,噤若寒蝉,竟无一人开口说话。
平庆帝见无人说话,便道:“既然诸位爱卿无事可奏,那便退朝吧。”
说着,平庆帝起了身,准备离开。
“父皇,郑国公他……”
晋王赵攸见事情还没说完,于是上前一步,想提醒平庆帝,但平庆帝却转过身,怒声训斥晋王道:“先前朕将郯州的差事交给你,你却差点儿将事办砸,竟还有脸在朕面前说道,现在你马上给朕滚回府去面壁思过!”
说罢,平庆帝便甩袖走了。
留下晋王一个人站在原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
先前平庆帝训斥他,都是私下里训斥的,还从未当着这么多朝臣的面,这样的训斥过他。
……
退朝之后,在场的诸位大臣都匆匆离去,平日里,赵西瑾都会等晋王一同离开,但是这次,赵西瑾却走的比任何人都早,反倒是晋王是最后一个从殿里出来的。
晋王走到宫门外时,却是幕僚孔成益在宫外等候他,见他从里面出来,于是快步迎了上去。
孔成益素会察言观色,见晋王面色难看,于是问道:“王爷这是怎么了?”
晋王皱着眉,心情低沉至极,他道:“路上再说吧。”
晋王把今日早朝的事情,同孔成益前后说了一遍后,孔成益沉默了一会儿,道:“有件事,隐藏在小人心中多年,小人不知道该不该告诉王爷。”
晋王蹙眉,道:“先生还有瞒着本王的事?到底是何事?快速速道来。”
孔成益道:“王爷真的想听吗?”
晋王道:“这是自然。”
孔成益叹了口气,幽幽道:“只是此事涉及赵世子,小人唯恐说了这话,伤及到您与世子的感情。”
晋王一听,这事竟然涉及到赵西瑾,就更想听了。
“先生有话尽管直言,我与西瑾的感情,不会因为一两句话就发生改变。即便……即便真有那一日,也并非先生的过错,本王也自不会怪罪到先生头上去。”
“那小人便说了。”
说之前,孔成益还沉默了好大一会儿,似乎在想该从何处开始说起,想了想,道:“您也知道,小人之前,是跟在老郑国公身边的,当年老郑国公进宫时,小人也有幸跟着进过几次宫。便是跟着进宫那几次,小人却听说了一些,宫中的流言……”
晋王立马道:“什么流言?”
“说是,前朝妖妃珍妃,其实并没有死,而是被当今圣上带进了宫,封为了妃嫔……”
赵攸浑身一震,他目瞪口呆半晌,忽地看向一旁的孔成益,神情激动道:“为何此事,本王却从未听说过?!”
孔成益叹了口气,道:“那个时候,晋王您才刚出生,又怎么可能听说呢?”
“可是你方才说,这事与西瑾有关,难道是说……”
孔成益点头,道:“王爷难道就没有怀疑过,为何赵世子不是皇子,却从小在宫中长大,甚至由皇后娘娘亲自教养?老郑国公当年在世时,就曾经怀疑过赵世子的身世,今日,郑国公突然提及珍妃,皇上又是这样的态度,这就不免让小人想起了多年前在宫中流传的这些流言。也不禁想起了,老郑国公当年对赵世子身世的猜测……”
晋王大睁着眼,看着孔成益,忽地,他仿佛脱力一般,背部猛地靠在了后面的车厢壁上,迟迟回不过来神。
第114章 流言
池妩在家里一直等到中午,也没等到赵西瑾来寻她,这让池妩很纳闷,按理说,早朝应该早就结束了啊。
赵西瑾答应过她,早朝回来后就来寻她的,结果这么久了,怎么也不见人呢?
想了想,池妩还是派风铃到沉心堂打听了一下,才知道赵西瑾从早上离开后,就没有回来过。
难道下朝后,刑部有什么事,所以他又回刑部去了?
应该是了吧。
池妩也没多想,午觉过后,池妩就盘腿坐在床上,床旁边散落着针线布料剪刀等物品,池妩左手拿着一只旧鞋,右手拿着一个空鞋底,双手正在空中比划着。
她比划了大半天,心想,这么大的鞋底,应该正好吧?
自从上次池妩提出,让赵西瑾穿她做的鞋之后,赵西瑾基本上每天都会穿她做的鞋子出去,池妩高兴之余,又深感责任沉重。
赵西瑾这么喜欢穿她做的鞋子,那她可得多做几双才行,总不能让赵西瑾整天只穿一双鞋子吧,穿脏了的话,那可不是没有换的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