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254)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今年四五月虽然也没怎么下雨,但比起去年已经好多了,其他地方不知道,但幽州不缺水,作物没有减产,更没有影响到冬小麦备耕。

只是朝廷依旧无耻,去年为了筹集军费多收了半年的税,今年不少百姓都盼着朝廷开恩,让他们只交半年的粮税。不想后来竟一丝一毫也没有少,该交还是得交。朝廷的意思是,去年交的那半年的税将今年半年抵了,但明年的税还得提前交上一半儿。

好家伙……裴杼当时听完旨意怒极反笑,年年都提前交一半,等于是没有提前,但是去年多交的那一部分,是永远补不回来了。这样的机关算尽,挖空心思,用在朝中官员身上也就罢了,左右他们有俸禄饿不死,但用在百姓身上,可真的是会饿死人的。

可百姓的生死存亡根本不在那群人的考虑范围之内,死一人,跟死几千人、几万人,于他们而言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只因他们知道,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百姓是绝对不会造反的。

裴杼为此恼怒了一段时间,但好在不久之后便迎来了好消息,幽州各地已经陆陆续续有一批猪养成待宰了。

后面捉的还没长成,但是前面一批捉得早,骟得也早,养了几个月便膘肥体壮。许多人家一看自己猪这般争气,便想赶着头一波卖出去,免得日后猪肉多了卖不上价。

相比于其他几个县,永宁县算是最早开始筹备养猪了,张如胜听裴杼说要养猪之后立马备好一批,但永宁县在几个县中养猪的数量却是最少的。

齐鸣嫌猪太臭,对养猪远没有养鱼虾上心。县衙不力推,百姓便对养猪这事儿便不大在意了。

结果这会儿看到那些猪能长那么肥,齐鸣又有点儿后悔。尤其是裴杼还带着几个好事的县令前来围观,这些县令看到他们的猪,便开始讨论自己县今年养了多少,大概能得多少猪肉……啧,唧唧歪歪吵死了!

张如胜瞅了瞅齐鸣,小声抱怨:“要是您之前不嫌脏的话,这会子哪有他们说话的份儿?”

齐鸣凶巴巴地回头瞪了他一眼:“真没出息,这点猪肉算得了什么?也不看看那些鱼虾被我们养得有多好!”

他会遗憾猪养少了?笑话!他根本不在意!

张如胜:“……”

浑身上下也就一张嘴最硬。

从前的骟猪匠如今又成了杀猪匠,骟猪他们是好手,杀猪的本事也不俗。转眼间,这几头猪就成了猪肉,整整齐齐地码放在岸上,场面十分壮观。

县衙宣传得再好,都不比自己亲眼看到的实际,百姓们如今都信了猪骟了之后能养得更快更好了。

齐鸣还在给自己找补,偷偷跟张如胜咬耳朵:“你看,这些猪如此能长,可富贵人家又不爱吃猪肉,回头卖不出不就赔在手里了吗?不像咱们的鱼虾,既能做鱼露又能做虾酱,本地吃不下就卖到别的地儿,猪肉可卖不上这个价,他们能卖得出去就已经不错了。”

就在张如胜觉得齐鸣这话颇有一番道理时,裴杼忽然当众宣布,州衙将免费提供一批猪肉烹制菜谱还有猪肉铺的制作方法,菜谱所有人都能用,至于猪肉脯……若有富户想要兴建作坊,可以带着自己的策划去州衙申请,明年之前,每个县衙只能建一座鱼虾加工的作坊和一座猪肉加工作坊,免得日后竞争激烈,货反而卖不出去。至于如何评选,衙门会给出具体的标准。

此言一出,富户们眼睛亮了,齐鸣跟张如胜对视一眼,心死了。

可想而知,这波钱永宁县赚不到了,血亏!

裴杼刚说完便听到一阵久违的提示音,打开一看,任务正好已经完成,就是不知这次的奖励是什么?

第108章 棉花(二更)

一想到这回极有可能再开出粮食种子, 裴杼便迫不及待地打开了奖励。其实只是片刻间的事,可裴杼却仿佛已经等待许久,每一秒都被无限拉长。

终于, 奖励露出真容。裴杼双目圆瞪,没想到会是这个!

虽然不是粮种, 但也的确是个宝贝。裴杼记得棉花传入的时间应该挺早的,但一直只在边境地区小范围的种植。直到棉纺织技术成熟,棉花能织成布之后, 这种作物才被大范围推广。

轧棉、弹棉、纺纱、织布……棉花想要变成布匹,工序还是挺繁杂的, 裴杼之前听课的时候老师有讲过, 但他也只是记了个大概,不能保证完全复刻出来。

当然这些都不是最着急的,毕竟哪怕织不出来布,棉花也还是大有用处。这批棉花可是经系统挑选过的改良品种。跟之前的棉花相比, 生育期显著缩短,霜前花率大大提高, 纤维的长度也明显提升。最重要的是,棉花可以御寒!若冬日有战事, 穿上棉衣不说如虎添翼,起码冻死、冻伤的兵员数量会大大减少。若日后在顺利民间推行, 百姓冬日里也能好过许多,不用整日缩在屋子里不敢出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