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237)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幽州承认了他们是英雄!

众人潸然泪下,旋即便是一阵激动。

反倒是胡人将领们一脸茫然,低声询问:“这群人唧唧歪歪的在说什么?”

译者惶惶不安地开始翻译城楼上来回重复的这番话。幽州给这些惨死的百姓立碑、建祠堂,世代不会忘记他们惨死在胡人手下。哦,就是不会忘记他们犯的罪孽,要世世代代将他们钉死在耻辱柱上。

胡人将士听了之后暗自运气。

还不止于此,那些人还在喊着幽州百姓不忘记他们;喊着幽州官府也不会忘记,早晚有一日会为他们报仇雪恨;更喊着生命无贵贱,他们坚守城门,不是不想救他们于水火,而是不能将身后数十万幽州百姓、乃至数千万梁国百姓卷进战火中。

胡人将领:“……”

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他们听得心烦意乱,可那些汉人反倒十二分的动容。将士们知道,这事儿只怕不是什么小事,于是赶紧去禀报海山。

裴杼时刻关注外头的变化,见那些人暂时保住了性命,不免心弦一松。

他又想起王师爷交代的话,其实王师爷的话与他的想法不谋而合。他们不能阻止胡人滥杀,既然不能解决问题,那就先解决情绪。

第100章 扰乱(捉虫)

胡人紧急撤了回去秉明情况。

海山听完全程后, 脸色也凝重了几分。他本来想用这些汉人的死抹黑梁国,即便不能真正伤到对方,但惨死的人越多, 越能让梁国朝廷声名扫地。一个放任百姓被屠杀却不出头的朝廷,能是什么好东西?

可眼下幽州这神来一笔, 却让海山的计划都落了空。他踱着步子,忽然急切地追问:“那群汉人可都死绝了?”

属下们互相看了一眼,似乎才意识到自己做错了事情:“大人, 今日事发突然,那些汉人……又给放过去了。”

“糊涂东西!”海山一巴掌甩到这人脸上, 恨铁不成钢。

虽然知道那么大的一座碑立在关口, 消息传到他们军营是早晚的事。但只要他们严防死守,一切都还是可以控制的。可这几个糊涂蛋竟然将刚才那批汉人给送了回去,如今消息肯定已经传开,一旦这些汉人群起愤之, 还不知道要闹出什么。

众所周知,汉人虽弱, 但要是真被激怒起来却也是相当可怕。若被激怒的是一群汉人,那就更危险了, 谁知道他们聚在一块会闹出什么了不得的事。

“务必对这些汉人严加看管,不许他们手里有任何刀剑!”

“那原本做冲锋军的那群汉人呢?”

“也将其召回来, 从今往后,只要是汉人出身的,一律不可再用!”

属下听到海山将军如临大敌, 于是又想为自己犯下的错补救一番:“将军,要不要我们再回去,将那几十个人拖出来砍掉?”

这是最快的闭嘴方式了, 他们最为擅长。

海山气结:“现在砍了他们有什么用?”

已经晚了!晚了知不知道?!

果然不出海山所料,这群侥幸被放回去的汉人刚一回来,便立刻将幽州官府给他们立碑、建祠堂的消息透露出去。从来都只有给神仙、圣君、名臣建祠堂供奉香火,没想到他们竟然也有这个福分。

最让人感动的是,幽州太守竟然称他们为英雄。他们这群人之所以在胡人的地界生活数年,不止是因为他们倒霉被俘,更是因为他们生来就会忍让。他们这种提起来都让人觉得窝囊的人,竟然被尊为英雄,这所有人都受到了莫大的鼓舞。

原来他们也没有被忘记,裴太守承诺了,幽州百姓,凡是家中有人因胡人伤亡或者被俘的都会被得到善待。他们许多人离开时,家中尚有亲友长辈,他们也会因为自己、因为裴太守的这份承诺而得到切实的好处。无论是生是死,他们都是值得的。只是不知道家人是否真的像裴太守所言,仍盼着他们回去……

此时此刻,想要重回故土的念想是那般迫切。不是所有人都在东胡娶妻生子,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拿起刀对准自己的同伴,这些人越是惦记着幽州,便越是对胡人深恶痛绝。若不是这些胡人,所有的惨剧都不可能发生!

裴杼总有本事将自己想说的话传开,也总有轻易挑动满城风雨的能耐。这日过后,汉人俘虏便开始频繁地讨论着幽州、讨论着亲人、讨论着那位不平常的幽州太守……

他们想要回家!

所有不让他们回家的人,统统该死!反正留下来便只有一死,不如奋起反抗,好歹还能给自己换回一线生机。

胡人为了应付这些突然暴起的汉人,早已经疲惫不堪,要说直接杀了他们吧,这么多的人杀了也费事,非但不能威胁梁国,还会让梁国逮住把柄,继续痛斥自家人残暴不仁。虽然这是事实,但是他们也是要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