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扶贫五年,我登基了(128)

作者:一七令 阅读记录

华老先生不知怎么的,这两日教给他们的字越来越多,比从前足足多了三四倍,生怕他们都能考得好,使劲地给他们增加难度。

孙十一本来跟着学就吃力,被这么一逼,更加不想干了。

孙父凶巴巴地道:“你爹是没轮上的好时候,要是你爹有机会学,还轮得到你去考试?你爹我做什么不行?种田是好手,读书识字肯定也是无人能及!”

“那你也默写啊。”

“我又不用考试。”孙父理直气壮。

孙十一抽了抽鼻子,不服气地道:“真希望县令大人也给你们考一场。”

“胡说八道什么呢,不可能有这样的事,赶紧学你的,再写错信不信我抽你?”仗着自己不可能去考试,孙父理直气壮地逼儿子上进。

回头盯着纸上密密麻麻的字儿,看得直犯迷糊,幸好他没赶上这时候,也幸好他不用学。

各家里的情况都一样,因为有一场考试在前面吊着,这阵子永宁县上上下下都安静了不少。

可裴杼的耳根子却没清静下来,先是文县令写信跟他抱怨,后来连吴县令也来求救,州衙那边、准确的来说是刘岱彻底不装了,想要明抢他们的干股。两位县令不肯,杜良川便私下透露口风给他们,说刘太守还会对他们打击报复。果不其然,没多久两个县便遭到了州衙的打击,如今甚至连窑场都被叫停了,想要让他们知难而退。

裴杼也不由得上了火,想去州衙找刘太守问个清楚,却被沈璎给劝住,说让他再等两日,兴许会有转机。

裴杼焦急:“再等多少天,想必刘岱也不会回心转意。”

这人最近仿佛受刺激了一样,连演都不演了。

沈璎让他稍安勿躁:“槐县与和县两位县令比您还要着急,他们自会想办法化解危机的。您再等等,真要有事,晚两天也无妨,眼下还是考试要紧。”

裴杼满腹不解,衙门这群人除他之外,没几个人是真正在意考试的,可这回窑场都危在旦夕了,他们一个个好像又对考试多在意似的。态度变化之快,叫人摸不着头脑。

就连最在乎利益的郑兴成都能泰然处之。

裴杼更摸不着头脑了,难道是他太不稳重了?

也罢,就先看考试吧。

华观复这阵子也听说那些学生被迫学得卖力,他原本对此嗤之以鼻,可事到临头却有些露怯了。

老天呀,保佑这些学生正常发挥吧,大不了日后他不胡乱发誓了。

永宁县筹备上考试,杜良川那边却收到了来自东胡的一封密信。

第54章 御史(二更)

真是无巧不成书。

原本该寄给刘岱的信, 兜兜转转竟然到了他手中。若非这一偶然,杜良川想破脑袋也想不到,刘岱的手竟然伸得这么长!

他是怎么敢的?这种事一旦闹开可是要杀头的。

杜良川在书房徘徊许久, 一直拿不定主意。他与刘岱牵扯极深,万一朝廷要是查到他头上可怎么是好?他倒是跟东胡那边没什么关系, 可他贪过不少钱,这一点,几个县令心里都有数。但若是放任不管, 这样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往后可就不会再有了。

杜良川对从前的刘岱没有恶感,此人虽然贪, 但是并不吝啬, 每次拿了钱自己最多只拿五成,剩下的都分给他们,将州衙这群人都养得膘肥体壮。

若能一直如此,杜良川也乐意为刘岱卖命, 可惜后来刘岱疯了,字面意义上的疯, 连城中圣手都查不出来缘由。杜良川受不了跟一个疯子共事,一想到刘岱早晚要连累到他, 杜良川很难不动歪心思。

纠结再三,晚上睡前又被高氏一劝, 杜良川心中的那杆秤,彻底歪了。他确实没必要为了点同僚情谊便弃了自己的前途。刘岱既然都已经不给他面子了,他又何苦要为了刘岱承担风险?

翌日, 杜良川暗示手下,加紧逼迫和县与槐县,刘岱逼得越近, 越是能让两县县令对他恨之入骨,杜良川才能从中做好人,获取二人的支持。

果然也如杜良川所料,文县令与吴县令一直不曾松口,对州衙来人态度也日渐强硬了起来。

这番做派,可将刘岱给气得不轻,没少骂他们不识抬举。最近不管是公事还是私事都没有一件是顺心的,尤其是裴杼,左右逢迎,还联合两个县令给他难堪,刘岱几次想让赵炳文动手,这家伙竟也是个废物,没有一次办成了事。

刘岱甚至后悔让赵炳文重返永宁县,他该找一个下手利落的人去才最好。说不定换个人,裴杼早就死了。

一群人里,也就杜良川能给刘岱一丝安慰,真正的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每次清醒之后,刘岱都为自己责骂杜良川而后悔,如今看他还这般为自己鞍前马后,更觉得自己不应该,于是特意将杜良川叫来安抚了两句,更许诺以后绝对会善待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