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在北宋写小说养家(45)

作者:李七郎 阅读记录

咦。

顺口溜儿?

这是什么,这鱼烩怎么会上了报?

朱秋雨眉头微蹙。

继续往下看。

“垒起七星灶,铜壶煮三江。摆开八仙桌,招待十六方。旧曹门街北山子茶坊,环境清雅,内设有仙洞、仙桥,仙茶,欢迎各位贵女郎君夜游茶坊,喝茶寻仙!”

寻仙?

这个北山子茶坊,离家不远,朱秋雨和闺蜜去过的。

茶楼装扮成了仙界模样儿,走进茶楼,茶客们要先经过一座“仙桥”,里面则是精心布置过的“仙洞”和“仙宫”,有装扮成道士摸样儿的人给来客讲经,之后,再由装扮好的的侍女奉上仙果仙茶,奏响仙乐。

这样仙气飘飘的茶楼,确实有点儿意思。

不过,总归还是假的,哪里有仙人了。

朱秋雨忍不住撇了撇嘴。

分明就是店家吸引人的噱头嘛!

这会子她倒是明白了报纸上这些东西的意思,就是新的宣传方法,通过小报扩大知名度,吸引客人的手段。

“冰肌削,水沉香透胭脂萼。御街百年老店,王氏染红胭脂金楼,推出新品茉莉栀子胭脂,色薄而清透,恭请贵人赏光试用。”

咦,新品的胭脂?

这个倒不错。

唔,家里的胭脂似乎不多了,有空儿倒是可以去瞧瞧这新出的胭脂。

“也不知是谁想的这个法子,还真不错。以后有什么新品都放在小报上,这样倒是省的白跑了,很方便啊!”

朱秋雨兴致勃勃的自言自语。

一条条的看下去,报纸上面的右侧半页二三十多条,都是各种各样的店铺广告。

有介绍吃喝玩乐的,衣裳金银首饰的,牙行的广告,婚礼用品租赁坊的广告,还有各类宠物的广告。

看得人眼花缭乱。

之后。

便是上面的左半页。

是和之前一样的,先刊登了邸报上的几条官员任免内容。

朱秋雨随意的瞟了一眼。

之后,便是各类八卦消息。

先是一位家住马行街的某员外,年逾六十,却老当益壮,娶了个年轻貌美的小妾。

谁知纳妾当日,其妻弟派人送来一首装裱好的诗。

上面用了东坡先生的七言绝句《戏赠张先》,当众大大的嘲讽了一番。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当时宾客很多,老员外被羞的老脸通红。

勉强举行完纳妾礼。

便连夜收拾铺盖卷儿,跑回了大名府的老宅。

还有某吴姓的礼部六品官员,私下用正房娘子的嫁妆养小妾,被娘子知道后抓破脸,后来又被三个小舅子来家里暴打,打的抱头鼠窜,连一排门牙都被打掉的事儿。

这年头能进报房的撰稿人,都是经年历练下来的,水平都不错。将官员挨打的情节描写的栩栩如生,仿佛声临其境一般,期间还杜撰了那挨打官员的心里活动描写,诸如,哎,娘子就如河东狮,让我瑟瑟发抖不敢亲近,早知道就该把元娘藏远些了之类的话。

最后。

还应景的配了一副河东狮吼的插图和一个前门没有一颗牙的男子图画。

给朱秋雨看的,忍不住捂着嘴儿咯咯直乐。

看完了报纸的上半部分。

随手翻到下半部分。

映入眼帘的。

便是一行明显加粗还大一圈儿的字。

《霸道王爷心悦我》。

第22章

霸道王爷?

朱秋雨扫了一眼标题。

挑了挑眉。

唔,是写汴京城哪个王爷的小道消息的吗?

这撰稿人的胆子,有点儿大啊!

倒是有点子意思。

朱秋雨捻了一块碟子里的玫瑰蜂蜜牛乳点心,吃了一小口。

顺着标题。

不紧不慢的继续往下看去。

“几年前,酒坊街上住着一户人家姓白的人家,夫妻二人老实本分,有一个独生女儿,取名叫做白绾绾。原本一家三口的日子也是安逸平静,只可惜好景不长,这家的妻子得了重病,一直也不见起色。后来在临终前,她把自己的独生闺女儿白绾绾叫到身边儿说:‘绾绾,你要好好的活下去,照顾好自己,娘去了,往后娘会在九泉之下保佑你的。”

说完,妇人就闭上眼睛死了。

朱秋雨读到这里,忍不住轻轻的皱了皱眉。

小小年纪就没了娘,这个小娘子有点可怜。

放下了手里吃了一半儿的牛乳点心。

而杨蔓娘的故事还在继续。

妇人没了后,被葬在了城外的一处土丘上。

小娘子白绾绾,是一个勤劳善良,又孝顺乖巧的女孩儿,她和父亲相依为命,小小年纪的白绾绾便学会了洗衣做饭。每天起床都要擦拭母亲的牌位,用自己的方式怀念着自己的母亲。